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70)
报纸(314)
图书(54)
学位论文(31)
会议论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08)
地方文献 (34)
红色文化 (16)
宗教集要 (6)
非遗保护 (5)
地方风物 (3)
文化溯源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3(42)
2011(50)
2010(96)
2009(53)
2006(23)
2004(19)
2003(18)
1998(9)
1990(18)
1981(5)
按来源分组
其它(72)
中国韵文学刊(3)
宁波报(2)
收藏界(2)
图书馆杂志(2)
东京文学(1)
紫禁城(1)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
陇右文博(1)
人民文学(1)
巩记体文研究
作者:张超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记体文  内容特点  艺术风貌 
描述:面一派欣欣向荣,但国家内部积贫积弱的矛盾日益明显。巩的记体文广泛地反映北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民生疾苦、水利建设、学校教育等等。他的散文体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深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文拟分作六个
巩前后期诗风演变
作者:倪惠颖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风演变  诗风演变  渐变  渐变  推波助澜  推波助澜 
描述:凝重中潜存着一股郁勃之气,笔者在论述此诗风时从内容、情感、艺术表现等诸方面入手,进行深入分析。第二部分,分析后期诗风特点及其演变原因。随着个人生活环境、审美趣味以及文学思潮的变化,巩后期诗歌更趋于
巩诗文创作的文化观照
作者:刘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文创作  诗文创作  文化观照  诗画融通  诗画融通  文史融通  文史融通 
描述:”气质,从而获得了对巩其人其作的进一步了解;通过辨析巩散文对于史学方法的引介、史学价值的追求以及由此表现出的独特风格,推进了前人关于巩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深化。
巩记体文风格论
作者:李美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散文  散文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  政治理想  政治理想  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 
描述:以后则蔚为大观,欧、苏、、王四大家的出现,更是极大地拓宽了“记”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记”的内容。内容上,记体文包括了一切记事、记物之文,是古代以应用为主散文中文学性较高的作品。在宋代散文的诸多体裁
巩的文化品格与诗文创作
作者:喻进芳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  散文  散文  诗歌  诗歌  影响  影响 
描述:形成与北宋中期的儒学复古主义运动的关系。第二章阐述巩对“道”的理解和“道”对巩的影响。作为一名醇儒,巩对道的理解有着独特之处,巩的道偏重于心性修养,他认为一个人只要能“尽性”就能达到“诚
鞏(1019-1083)經世思想硏究
作者:鄒陳惠儀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鞏(1019-1083)經世思想硏究
巩的道统思想与文统观对其创作的影响
作者:李金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道统论  道统论  文统观  文统观  经世致作  经世致作  简古  简古  自然平易  自然平易 
描述:巩作品之所以有生命力及生命力的具体表现加以阐述。首先醇正儒家思想是其作品生命力的根源,这上点表现的尤为突出是他的道统观,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文统观又成为巩自己文学创作和评判他人作品的标准。相对宋代
祺《涵芬楼文谈》探要
作者:兰培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涵芬楼文谈》  《涵芬楼文谈》  修养论  修养论  谋篇论  谋篇论  修辞论  修辞论 
描述:本论、余论三部分加以论述。序论简要介绍吴祺的生平、涵芬楼、《文谈》的版本及其理论价值,《文谈》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文谈》的目的和意义。本论分三部分加以阐述:一、“主于识见”的修养论。吴氏将“识见
泰欧巴德‧贝姆之大波兰舞曲分析与诠释 佩莹长笛独奏会
作者:曾佩莹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泰欧巴德‧贝姆之大波兰舞曲分析与诠释 
描述:作品,完成於1831年,與他在1832年研發新式長笛成功的時間十分相近,筆者推測兩者之間有著重要的關聯性,因此,選擇貝姆的《大波蘭舞曲》作為研究探討的主題,曲中的旋律線條及和聲手法被當代的樂評家評
巩的儒学思想和散文创作——以与儒家经典的关系为中心
作者:闫树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儒学思想  儒学思想  散文  散文 
描述:明儒家经典,论治道必本于正心诚意,论礼乐必本于人之性情,论学必本于务内,论制度必本于三代之法。 在论证过程中,本文首先从宏观的时代背景入手,以为宋儒(石介、欧阳修、巩)回向三代的政治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