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350)
学位论文
(29)
图书
(7)
会议论文
(6)
报纸
(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33)
才乡教育
(33)
地方文献
(25)
宗教集要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1
(15)
2010
(20)
2009
(13)
2006
(18)
2005
(10)
2001
(5)
2000
(7)
1999
(23)
1998
(29)
1996
(13)
按来源分组
其它
(34)
抚州师专学报
(23)
江西社会科学
(13)
孔子研究
(7)
周易研究
(4)
艺术教育
(2)
戏剧艺术
(1)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1)
书海
(1)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人格美
陆九渊
心学
人物塑造
文学研究
创作美学
生命观
文体
易学
汤显祖
三教一致
创造性机制
体用
名厨
理学
吴澄
去功利化
现代
六经注我
哲学
禅学
客观唯心主义
发展演变
江西省
程朱理学
本心
本体论
真理
圣人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心学美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9
条
一戏多格:试论昆曲《牡丹亭》导演的
美学
追求
作者:
郑少华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戏曲导演
美学
追求
描述:
度,紧紧围绕昆曲《牡丹亭》,来探寻戏曲导演的
美学
追求,试图给未来戏曲导演的创作一些启示。
翻译
美学
视角下《牡丹亭》汪榕培英译本研究
作者:
冀丽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翻译
美学
意境
美的再现
描述:
术方面达到了创作的最高水准。如何通过翻译使目的语读者感受中国古典戏曲文学的魅力,体会美的感受,一直是译者面临的挑战和不断追求的目标。 本文以中国当代翻译
美学
为理论依据,对汪榕培教授的《牡丹亭》英译本
许渊冲、许明英译《牡丹亭》分析:从翻译
美学
的角度
作者:
李怡凡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英译
翻译
美学
审美价值
描述:
文学作品中独特的
美学
特质决定了翻译
美学
是研究文学作品中的美及其译文中美的再现极其重要的领域。在戏曲美学上,戏曲之美主要体现在其外在的舞化,音化,曲化,以及内在的情化。笔者认为,翻译
美学
为戏曲翻译研究
陆王
心学
“减损论”:陆王道德修养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原则
作者:
张娜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王阳明
陆王
心学
减损论
道德修养
知识技能
描述:
陆王
心学
“减损论”:陆王道德修养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原则
陆九渊
心学
思想探微:以朱陆交往为线索
作者:
丁国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朱熹
交往
本心
道
描述:
之方向,肃清学者之私欲,尽显
心学
入门之要;论及为学之病,陆九渊认为当时求学者之观点皆不能见道,皆是虚见虚说,而且这些虚说虚见对学者求道没有任何的帮助,甚至可能成为学者求道路上的阻碍,荧惑学者,故力辟
心学
视野下的人道之省思:陆九渊思想研究
作者:
张路园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本心
心即理
易简工夫
实学
描述:
根据,而陆氏
心学
的建构是对朱子理学的回应,因此,文章从探讨陆?
陈白沙的历史世界
作者:
廖峰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天理
良知
皇权
理学
心学
方孝孺
朱棣
吴与弼
陈献章
描述:
道统与正统为一。多数士大夫则不为其动,或于朝廷力持清议,或于民间讲道守身,皆以天理为依归。后有学者,以此为归,躬身践履,以成
心学
。
心学
为何,良知而已,知善知恶,即为天理。晚明诸儒,则以入朝为荣,先为
汤显祖“临川四梦”当代戏曲改编的
美学
思考:以昆曲、粤剧、赣
作者:
赵媚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戏曲改编
美学
思考
描述:
的变化发展,密切关照现代观众的审美心理,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舞台技术,并由戏曲艺术的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的
美学
理念提供理论支撑,融现代审美理念与传统戏曲
美学
于一身。在戏曲
美学
和时代理念的双重审视下
从心即理到心外无理:浅谈王守仁对陆九渊
心学
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作者:
郑超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心即理
心外无理
陆王
心学
描述:
其学说所造成的“天人相分”的境地。王守仁在陆九渊
心学
思想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前人对于
心学
的发展成果以及佛道两家的思想,对陆九渊既有的
心学
思想加以完善和提升,提出了“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