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生态翻译视角下《牡丹亭》三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作者:姜琳园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翻译理论  牡丹亭  三维转换 
描述:依据汰弱留强的自然法则,从“三维转换”实践层面对译文的优劣做出评价,自2001创立起被广泛应用于文本翻译。本文试图将该理论运用于戏曲翻译中,通过对伯奇、张光前和汪榕培分别翻译的《牡丹亭》三个英译本
牡丹亭》人物杜丽娘的女性研究
作者:蓝玉琴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女性意识自觉  父权结构  女性主体 
描述:行動與自主選擇婚姻來說明其所表現之女性主體。本論文近八萬字,共分五章;第二章討杜麗娘所置身的生活情境。以女性主義的觀點描述劇中女性角色的身份地位、所接受的教育與應當遵循的生活規範,並由男性角色的言
牡丹亭》与《红楼梦》的两种关怀:「情」与「女性」
作者:王月华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怀    女性  牡丹亭  红楼梦 
描述:理學作某種程度的學科整合,用以擴大文本解讀的更多義的可能性,延伸豐富而共存的意義;特別針對男性筆下的女性形象的剖析。先個別分析《牡丹亭》、《紅樓夢》「情」書寫與「女性」書寫的層次,比較二者在「情」書
崑劇《牡丹亭》之舞台美術研究──以1980年以後演出為主要
作者:陳怡如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崑劇  牡丹亭  舞台美術  表演 
描述:方式,兩岸的戲曲演出因而展現了更多不同的面貌。其中,舞台美術在演出的視覺呈現上,佔有很重要的位置。《牡丹亭》在1980年以後有豐富的演出紀錄,除了劇本改編、表演風格之外,在舞台美術設計方面也有相當
目的论理论下的《牡丹亭》两译本的文化负载词对比分析
作者:缑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目的论  牡丹亭  文化翻译  比较研究 
描述:剧共55出,包含了600多个文化意象,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社会、宗教、神话,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是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素材。因此,准确的将源语的文化内涵传递给目的语读者,实现跨文化的交流,成为《牡丹亭
以舞台演出为目的的戏剧翻译及其过程:以许渊冲英译《牡丹亭
作者:吴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剧翻译  戏剧翻译  舞台表演  舞台表演  功能理论  功能理论  翻译模式  翻译模式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牡丹亭》为例,采用诺德的功能论对戏剧翻译及其过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牡月‘亭》属于比较典型的案头剧,里面包含着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因此,在把它翻译成适合舞台演出的英语文本时,许教授应该对原文进行了
梦幻:人类理想的戏剧表现形式《牡丹亭》的心理分析
作者:王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心理分析  心理分析  人类理想  人类理想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 
描述:的主题含义及戏剧技巧,以期在全球语境下给与这位伟大的中国戏剧家以应有的地位。 《牡丹亭》以其巨大的魅力和吸引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各个年龄段的都有。《牡丹亭》自从被搬上中国戏曲舞台
评《牡丹亭》英译本
作者:尚娜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  牡丹亭  牡丹亭  功能对等  功能对等  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  文学形式 
描述:翻译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然而在交际过程中,语言及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了种种障碍.有人甚至认为翻译过程中困难重重,根本无法完成,尤其像《牡丹亭》这类文学作品.《牡丹亭》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汤显祖戏剧中诗歌语言“曲”的文体选择—《牡丹亭》三个英译本
作者:房春红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戏剧  诗歌语言  文体选择  牡丹亭  英译本 
描述:汤显祖戏剧中诗歌语言“曲”的文体选择—《牡丹亭》三个英译本
从关联理论看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以《牡丹亭》典故英译为例
作者:潘晓璐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联理论  典故  文化缺省  翻译补偿  牡丹亭 
描述:。本论文的目的如下:一、运用关联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描述文化缺省和翻译补偿现象,并寻找翻译补偿的策略。二、以《牡丹亭》的三个英译本为例(分别译自白芝、汪榕培和张光前),深入探索典故翻译的策略,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