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823)
期刊文章(5357)
会议论文(112)
学位论文(31)
图书(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061)
地方风物 (127)
地方文献 (89)
宗教集要 (23)
非遗保护 (14)
才乡教育 (13)
红色文化 (8)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4(5737)
2013(290)
2012(372)
2011(386)
2004(186)
2003(197)
1995(139)
1991(78)
1990(94)
1983(76)
按来源分组
其它(137)
中国经济导报(28)
济南时报(22)
中国汽车报(10)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5)
京九晚报(3)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1)
中国摄影(1)
光与影(1)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梨树—德惠凹陷构造特征及含油气性
作者:徐可强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断裂  油气成藏系统  基底结构  张性断裂系统 
描述:特征.受张性和剪切应力场的作用形成张性断裂系统和剪切断
江西相山铀矿田热液蚀变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分析
作者:黄锡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相山铀矿床  相山铀矿床  热液蚀变  热液蚀变  流体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  火山岩型铀矿床  火山岩型铀矿床 
描述:矿,前人做过较多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前人的研究大都是在上世纪八十年前完成的,存在着信息陈旧,技术落后等局限性。后期虽然也有不少专家学者陆续对相山进行了研究,但在热液蚀变以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上仍有不少的争论。本文是在收集总结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观察分析总结、电子探针以及成矿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分析等手段,探讨了矿区围岩蚀变与矿化的关系,分析了矿床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这对于更加有效、及时地指导相山铀矿田的找矿勘查工作,使找矿工作更有针对性,减少盲目性,缩小工作范围,提高勘查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经过近两年的研究后,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证实了前人的普遍认识,即相山铀矿田主要经历了三次大的热液蚀变过程,分别为成矿前的以钠长石化为主的蚀变(碱性蚀变),...
相山铀矿田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作者:吴玉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相山铀矿田  成矿流体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探讨  成矿模式 
描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等几个方面,对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做了探讨,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矿田内围岩蚀变种类繁多,并相互叠加,但仍可显示其分带性,从矿体到围岩可依次划分为5个带,分别为矿化
从心即理到心外无理:浅谈王守仁对陆九渊心学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作者:郑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心即理  心外无理  陆王心学 
描述:其学说所造成的“天人相分”的境地。王守仁在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前人对于心学的发展成果以及佛道两家的思想,对陆九渊既有的心学思想加以完善和提升,提出了“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极具自身特色的心学理论,注重个体的存在性及自身价值,注重实现对自我的超越,从而将心学思想融会贯通集其大成,成为宋明之际天人合一的典型范式。本文试图通过对陆王心学的纵向比较,找到陆王心学的发展脉络,为心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借鉴思路。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检索法和比较研究法。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对陆王心学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历史地位、近二十年来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立意宗旨研究方法进行一个大致的介绍。 第二部分,主要对陆王心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一个梳理,首先阐明心学是在历史前提前提下产生和发展的;然后针对心学的两位主要代表人物陆九渊和王守仁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对陆九渊和王守仁二人的心学体系进行了简要梳理,大致说明了二人心学思想的各个方面和发展脉络。 第三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到王守仁对陆九渊心学思想的继承,以及王守仁在继承陆九渊心学思想的过程中是如何批判吸收的。 第四部分,针对王守仁对陆九渊心学思想的超越的几个方面进行了逐一阐述,首先是本体论上的超越,其次方法论上的超越,最后是心学境界上的超越。
从理论到实践:论大都的城市规划与《周礼·考工记》之间的关联
作者:马樱滨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都  城市规划  《周礼·考工记》  古都文化  刘秉忠  元代儒学 
描述:从理论到实践:论大都的城市规划与《周礼·考工记》之间的关联
锡与《皇明书》??十六世纪晚期的明代学术思想史编撰
作者:刘勇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皇明书  明代学术思想史  明代史学  历史编撰 
描述:的政治取向、学术立场和“以道自重”的文化主体意识密切相关;同时,他的思想史编撰活动也是整合日益分化的阳明后学的学术努力。整体而言,邓锡通过《皇明书》进行的明代学术思想史编撰,并非单纯的学术活动,它是
从理念到实践:论大都的城市规划与《周礼·考工记》之间的关联
作者:马樱滨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都  城市规划  《周礼·考工记》  刘秉忠  元代儒学 
描述:更完整地认识中国都城制度的发展也有意义。因此本文便试图针对这些问题,从蒙统治上层汉化过程、元代儒学的学术特征大都的设计者刘秉忠的个人原因等这些角度做一探讨。
何中的生平与社会网络:入以来江西士大夫群体研究管窥
作者:腰蓝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  何中  江西  士大夫  交游 
描述:弥补学术的空白。文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又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何中的家族。何中出身抚州乐安宦族,代有显人,本部分着重考察其家庭成员并梳理出若干支谱系。第二部分则侧重研究何中本人,包括其生平、经历、出游情况(路线、地点)的考据。下篇主要研究何中的社会网络。何中的交游十分广泛,涉及名儒耆老、贵宦名绅、硕儒文豪和方外人士等多种类型。他们之间通过诗文唱和、鉴赏品评、抒情达意、游历山水、题诗作序,促进了元代初期江南文坛的发展和繁荣,丰富了当时的文化内容。
论社会进步的标准/李军著;炳勋指导精神劳动与人的本质初探
作者:霍福广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论社会进步的标准/李军著;炳勋指导精神劳动与人的本质初探
改造与适应是人对自然的两种基本关系
作者:方玲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  改造  改造  适应  适应  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 
描述:改造与适应是人对自然的两种基本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