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994)
报纸(800)
学位论文(198)
图书(147)
会议论文(5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073)
地方文献 (71)
宗教集要 (18)
才乡教育 (12)
文化溯源 (5)
红色文化 (5)
地方风物 (4)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471)
2011(569)
2008(420)
2006(363)
2004(233)
2002(236)
1986(177)
1983(115)
1979(40)
1957(15)
按来源分组
其它(277)
抚州师专学报(85)
文学遗产(34)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6)
创作评谭(9)
诗经研究丛刊(8)
阅读(4)
中国医疗保险(1)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1)
雪莲(1)
北宋熙丰诗坛研究
作者:庄国瑞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熙丰诗坛  宋调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元祐体 
描述:遂畅达,无复含蓄,表现出部分宋调特征。晚年由于政治失意,诗风发生很大变化,表达趋于深隐曲折,吸收了唐诗中的有益因素,宋调特征也表现的更为复杂。王安石创作成果丰富,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他是体现宋调风范
宋神宗与熙丰变法
作者:崔英超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神宗  王安石  熙丰变法  主宰作用  变法派  反变法派 
描述:视野、多角度,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宋神宗与熙丰变法的联系,从而充分肯定了他在变法中的主宰作用。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了北宋时期的社会危机和变法思潮的兴起。第二部分,分两个阶段论述了宋神宗变法思想的形成。第三部分,首先论述了宋神宗的用人观,其次分四个阶段论述了宋神宗变法主导权的逐步强化。第四部分,分四个方面论述了宋神宗在变法中所起的作用。第五部分,是结语。 宋神宗在锐意变法图强的同时,不断强化皇权对变法的影响。这对于顶住压力,坚持不懈地推行变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过度强化的皇权与变法改变“三冗”,“两积” 局面的目的又是相互矛盾的。因此,过度强化的皇权成为导致熙丰变法失败的根本...
荆公新学及其兴替
作者:王书华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荆公新学  朔学  洛学  蜀学  道德性命  宋元学案  王安石 
描述:乃至诋毁,根本未给其以应有的学术地位。有着宋元学术史之称的《宋元学案》本是以...
北宋老学初探
作者:詹刚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文学  老学著作  心性学  苏辙  王安石  《老子注》 
描述:。其中的“性”论基本上来自佛教,而修养论则多为禅宗止观与庄子“坐忘”、“心斋”说的结合,其所追求的境界则多为庄学与先秦儒家所追求的境界的融合。 北宋老学除心性学特征外,也有一些其它风貌。王安石与司马光
试论苏轼的仁政爱民思想及其实践
作者:张慧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轼  爱民  仁政  实践  王安石  变法 
描述:思想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治世理念的不同,坚持“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而民不惊”的变法原则的苏轼与过分强调法令严明的王安石新法产生了严重的分歧,造成二人政治立场的长期对立。终使苏轼纠缠于变法的政治漩涡
北宋天人感应政治思想之研究
作者:颜汝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  天人感应  政治思想  董仲舒  欧阳修  王安石 
描述:,但只限於政治領域,學術領域則以玄學為主。至唐代,開始出現大規模批評天人感應思想的言論,但當時少有直指天人感應思想的理論核心進行攻擊。
北宋建國初期,基於國家政權合法性的需求,天命思想被大量運
王安石经济变法新探——以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
作者:李金水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农田水利法  农田水利法  经济变法  经济变法  均输法  均输法  青苗法  青苗法  免役法  免役法 
描述:相应的对策,以期实行青苗法的立法目的。青苗法的失败与中央政府财政政策、考课制度、制度设计缺陷等制度安排及当时的制度环境有关。 第三章《农田水利法的制度变迁与地方政府》。农田水利法的实施是王安石理财
论君主专制体制下的君臣关系——以宋神宗与王安石的关系为中心
作者:孙大川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君道  君道  臣道  臣道  君臣关系  君臣关系 
描述:所谓君主。君臣关系是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中的主要问题。他们是历朝历代不可或缺的两个主要团体,在特殊历史环境下的君臣关系,乃至他们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都会成为后人研究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