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80)
报纸(734)
图书(46)
学位论文(29)
会议论文(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70)
地方文献 (86)
才乡教育 (13)
红色文化 (12)
非遗保护 (9)
宗教集要 (8)
地方风物 (5)
按年份分组
2013(78)
2012(107)
2011(155)
2009(103)
2007(92)
2001(25)
1999(25)
1998(23)
1993(15)
1986(22)
按来源分组
其它(77)
上海中医药杂志(9)
中医杂志(4)
中华医史杂志(3)
江西中医药杂志(3)
文史知识(2)
云南图书馆(1)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1)
中国农村医学杂志(1)
从汤显祖管窥晚思潮:以《牡丹亭》为起点
作者:唐卫萍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创作经历  政治  戏剧创作  《牡丹亭》  戏曲理论 
描述:”,尤其是《牡丹亭》,不仅在戏曲界、在民间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本文的论述逻辑是:从其代表作《牡丹亭》出发,推衍到其戏曲理论,再推及其作文观念,最后把其放回晚社会中进行考量。相应的章节分配为: 第一章绪论
中后期儒学平民化进程中书院教师角色研究:以儒罗汝芳为例
作者:黄漫远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后期  书院教师  教师角色  儒学平民化 
描述:对象和方法。第二部分叙述了中后期儒学平民化进程的发展脉络,并对比了明初和中后期书院教师在角色扮演上存在的不同,认为由于儒学平民化的纵深发展,使得书院教师在积极思考角色的变化。第三部分介绍了罗汝芳
用光研究
作者:郑美花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用光  桐城派  诗歌  散文 
描述:又尽奇势。再次,作为桐城派文学在江西传播的典型个案,用光文学的创新性就体现在他身兼新城与桐城两地的古文传统,其诗文极具地域性特色。最后,用光对桐城派在江西传播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及拥有不可替代
瓘研究
作者:郭志安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日录  尊尧集  合浦尊尧集 
描述:最初对王安石的才能、人品及学术,都是尤为推崇备至的。但进入徽宗朝后,瓘两部重要作品——《合浦尊尧集》和《四尊尧集》的先后问世,则标志着瓘的思想发生重大转变,即:《合浦尊尧集》尚将王安石置于一个
白沙的历史世界
作者:廖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天理  良知  皇权  理学  心学  方孝孺  朱棣  吴与弼  献章 
描述:道统与正统为一。多数士大夫则不为其动,或于朝廷力持清议,或于民间讲道守身,皆以天理为依归。后有学者,以此为归,躬身践履,以成心学。心学为何,良知而已,知善知恶,即为天理。晚诸儒,则以入朝为荣,先为
轼研究
作者:张小琴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道山堂集》  《续牡丹亭传奇》 
描述:轼及其著述的认识与了解。首先,对轼家世渊源、生平思想及其交游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研究轼著述奠定基础;其次,通过解读轼的著作,分析其思想内容与创作风格,客观评价其创作成就。
许渊冲、许英译《牡丹亭》分析:从翻译美学的角度
作者:李怡凡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英译  翻译美学  审美价值 
描述:提供了合适的视角。而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标准“音美,形美,意美”恰巧照应了戏曲对美的要求。本文从翻译美学的角度,系统地研究《牡丹亭》的语言,并结合许氏译论对许渊冲教授及其儿子许翻译的《Dream
金陵唐振吾刻本《南柯记》考
作者:朱秋秀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南柯梦》  《南柯梦》  金陵唐振吾  金陵唐振吾  版本  版本 
描述:代以及其佛教思想,都有待进一步探索。
《玉茗堂四梦》与晚戏曲文学观念
作者:程芸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玉茗堂四梦  戏曲  戏曲  汤显祖 
描述:本论文围绕明代杰出文学家汤显祖的思想、创作以及晚戏曲研究中有所争议的若干问题,阐发一己之见。 第一章:以汤显祖晚年“大道”与“文词”未能两全的人生遗憾为切入点,试图展示汤氏主观世界的诸多复杂与矛盾
论粤剧《紫钗记》对汤显祖《紫钗记》的改编
作者:许嘉琪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紫钗记  紫钗记  粤剧  粤剧  传奇  传奇  改编  改编  经验  经验 
描述:记》的改编情况之比较、唐涤生改编汤本《紫钗记》的成功经验等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