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嵩梁诗歌研究
-
作者:孙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嵩梁 诗学观 诗歌 艺术特征 影响
-
描述:艺术特征;第三章结合清中叶时期大环境,探寻吴嵩梁在诗坛的活动轨迹、进行吴嵩梁与黄仲则人生经历和诗歌创作的比较,探讨其诗作在诗坛的影响与定位。从而阐明吴嵩梁是有较高诗学造诣的诗人,其诗歌在嘉道诗坛上
-
曾巩文学思想研究
-
作者:李天保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文学思想 成因 创作实践 影响
-
描述:,认为其成因主要是在北宋中叶变革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以个人的儒学修养为基础,在前辈师友古文家的影响下形成的。曾巩在这三种主要因素的培育下,形成了他独特的文学思想。第二章为曾巩文学思想的具体表现,也是论文
-
荆公学派老子思想探微
-
作者:刘湘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荆公学派 王安石 老子思想 援老入儒 影响
-
描述:对宋代学术的发展、老学的发展以及变法活动的影响。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学与思想史相结合、历史分析与哲学思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借鉴诠释学的相关理论,试图深入发掘荆公学派老子思想的丰富内涵和蕴涵
-
《诗薮》的诗学思想研究
-
作者:周效柱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诗学思想 《诗薮》 文化语境
-
描述:对《诗薮》诗学思想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阐释《诗薮》对《艺苑卮言》的继承与突破。 第二章探讨《诗薮》的辨体思想,即《诗薮》的辨体论。辨体论是《诗薮》诗学思想的基石和核心,《诗薮》提出以“本色”辨体
-
胡应麟诗学研究
-
作者:王明辉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诗薮 本色 格调 神韵
-
描述:贞、王世懋兄弟的交游。指出胡应麟的思想受到王氏兄弟的很大影响,《诗薮》的创作也与王世贞有一定关系。《诗薮》主体基本完成于1588年夏或更早,首次刊成于1590年。 第二至五章集中讨论胡应麟的诗学体系
-
王安石政论文研究
-
作者:徐世民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政论文 思想 艺术 影响 变法
-
描述:论述十分简略,或是点到即止,或是人云亦云,很少有能具体分析的。而这正是本文的一个突破点。再次,谈了王安石政论文的影响。由于历来王安石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对其文的流传不免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尽管如此
-
清代两淮盐官文学活动研究:以曹寅、卢见曾、曾燠为例
-
作者:王万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曹寅 卢见曾 曾燠 文学活动 原因 影响
-
描述:前后相继,文脉相承,对清代扬州文化的繁荣和兴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四个章节对清代两淮盐官在扬文学活动进行一个点面结合的深入研究。 第一章,对两淮盐政及清代两淮盐官在扬文学活动进行一个总体性的概述。第一节,介绍了两淮盐官制度及其发展演变情况。第二节,从文学活动发展历程、组织文酒之会、刊刻诗文、提升文化氛围等角度对两淮盐官文学活动的特点进行了概括。 第二章,以曹寅和曾燠为例,对清代两淮盐官的文学活动进行个案性的分析和研究。第一节,分文学交游、刊刻书籍、真州使院雅集等几个部分对曹寅在扬州的文学活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节,首先分核心与外围两个层次简略介绍了曾燠在扬的文学交游情况,然后以题襟馆雅集和九峰园秋禊为重点对曾燠在扬州的风雅盛会进行了论述。 第三...
-
《唐百家诗选》与王安石诗学思想研究
-
作者:王洁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选本批评 编选体例 个案研究 地位与影响
-
描述:”的诗学发展要求的。最后大致探讨了该选本的价值与影响,从选本入手,对王安石的诗学思想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唐百家诗选》的选诗,体现出了广泛性与多样性的特点,对于王安石本身的诗学思想与创作以及唐诗的发展
-
李觏的事功伦理思想及其影响
-
作者:班高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李觏的事功伦理思想及其影响
-
王安石的人格精神及其对散文创作的影响
-
作者:张三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人格精神 人格精神 散文 散文
-
描述:所公认。 本文以李之亮先生的《王荆公文集笺注》为研究材料,从王安石的人格精神入手,探讨其人格精神的特质及其对散文创作的影响。全文共分为五部分。 引言部分简单论述各家对王安石的评价,以及他的创作成果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