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北宋老初探
作者:詹刚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文学  著作  心性  苏辙  王安石  《老子注》 
描述:。其中的“性”论基本上来自佛教,而修养论则多为禅宗止观说与庄子“坐忘”、“心斋”说的结合,其所追求的境界则多为庄与先秦儒家所追求的境界的融合。 北宋老除心性特征外,也有一些其它风貌。王安石与司马光
论王之道的
作者:冯浩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相山  题材  风格  清丽  沉郁 
描述:且均有各自的面貌特征。由这些题材引发,相山的风格 特点主要呈现为两种面貌:一为清丽淡雅,一为沉郁。围绕着这些问题,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章主要介绍王之道的生平和思想,和南宋初期王之道其人所处
王之道及其研究
作者:刘景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之道  相山  思想内容  艺术成就  历史地位 
描述:之道的总体风貌可以概括为“抒写性情,具有真朴之致”。 第五部分 王之道的历史地位研究。以客观辩证的方法,从体文学的发展、审美、题词序三个方面确定了王之道的过渡性地位;从历史时代、生平遭际
谢逸研究
作者:朱开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谢逸  题材内容  风渊源  江西诗派 
描述:之七八”。现存61首,皆秾情不艳、轻倩飘逸、雅洁清丽者,风自成一格,在的发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本文以谢逸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的内容及艺术手法、特色上分别进行细致的划分、探讨,同时在前人已有
周在浚及其研究
作者:姜晓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在浚  梨庄  花之词  悲凄清丽 
描述:和研究,进而归纳各自的特点。第四章研究周在浚的艺术风貌和观。这部分从情感基调、意境和艺术手法出发,考察其悲凄婉丽的作风貌;在观上分别从体、风和词韵三方面进行了归纳概括。第五章研究周在浚
周在浚研究
作者:郭璐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在浚  故国之思  艺术特色  思想 
描述:观念有紧密的联系,他推尊稼轩,重视真性情。亲族的变故,仕途的坎坷使他的形成深沉含蓄时而激烈的风格。周在浚组织的活动“秋水轩唱和”,在史上影响深远,他与卓回在编辑《词汇》时发生的争论
晏欧之比较研究
作者:李芳蓓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研究  六一词  珠玉  欧阳修  晏殊  晏欧 
描述:、統計等方法,在各章中依次從兩人的創作背景、內容主題、形式分析、藝術技巧、風格評價等方面加以比較,希望能夠具體而全面的呈現出晏歐詞的異同與風格特色,並給予兩人在詞壇上應有的地位。
北宋士大夫研究
作者:马里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词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描述:等士大夫词人对《花间》、南唐风的离析,至熙宁、元丰之际(1074~1082),苏轼从观念、创作方式、体格内容等方面完全改造士大夫,从而将盛宋词推至极盛;其中,王安石更为突出地体现出“运转关
王安石研究
作者:朴宗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怀古  忆往  咏史  理禅  抒情  集句词 
描述:、詠詞、抒情詞、集句詞六類。博徵其詩文,以明其詞心。第五章「王安石詞的風格與影響」:就王安石一洗五代婉約舊習、開懷古詞之先河、促使理禪詞之興起、以及提升集句詞之文學價值等方面,說明探討研究王安石
晏几道与《小山
作者:龚紫斌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晏几道  晏几道  小山  小山  艺术风貌  艺术风貌  北宋词调  北宋词调  篇法结构  篇法结构 
描述:在北宋词坛上,晏几道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作写相思离别,柔情婉转,以“隋”著称,大体没有离开酒边花间的路子。但是他的与北宋婉约相比较,又显得“别是一家”。他的倾注了全部真纯的情感,并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