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炳和他的剧作
-
作者:罗斯宁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为一六四六年是错误的,陆桴亭、吴梅等人将《绿牡丹》定为攻击复社文人之作也是不正确的。吴炳的戏剧创作为《粲花五种》,从思想倾向到创作方法都深受汤显祖的影响。他是晚明剧坛上最自觉师承汤氏的剧作家
-
论吴炳的喜剧艺术
-
作者:傅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代戏剧 古代戏剧 吴炳 吴炳 明代艺术 明代艺术
-
描述:论吴炳的喜剧艺术
-
吴炳戏曲研究
-
作者:吴一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炳 情学思想 艺术特征 批判意识
-
描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后人归入临川派,虽然这样的分类并不是完全正确。但深入分析其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他接受了汤显祖关于“真情”的阐述。吴炳意识到作家一定要将真情实感放入作品中,使得戏曲人物在感情的世界里
-
虞集《姚天福神道碑》及其书法研究
-
作者:柴秀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 虞集 奎章阁 书法史观 艺术风格
-
描述:思潮,力推魏晋古法的一名重要书家。其清劲雅正的书法风格突出于元中期书坛,是元中期奎章阁书家的重要代表。后人称其书“篆、隶得汉人笔意,行、楷直抵晋唐”,“古隶为当代第一”。然世人对《姚天福神道碑》及虞
-
吴炳编剧艺术研究
-
作者:李仲芹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炳 《粲花五种曲》 “情学观” 编剧艺术 “场上之曲”
-
描述:结构艺术、人物形象设置和戏剧性的构建这几个编剧艺术的主要构成要素来对《粲花五种曲》加以研究、分析。引言主要是总结吴炳与《粲花五种曲》的研究现状,提出以往研究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分析本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杨希闵诗史观研究
-
作者:李爱花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杨希闵 诗史观 论正变 一祖三宗说
-
描述:学等方面的著作。其次,论述《诗轨》序之诗歌史观。杨希闵提倡复古,又肯定诗歌创作上的新变;关于唐宋诗之争及清代的尊宋诗学倾向,反对只取一面的错误做法;指出清代各家虽论音节重点仍在五七言平仄句,但未
-
杨时批判新法新学研究
-
作者:康东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杨时 批判 王安石 新法 新学
-
描述:、新学的具体措施。杨时采用多种手段与措施反对新法、新学,他撰写《三经义辨》对《三经新义》进行批判。又在一年间连续上《钦宗皇帝书》批判新法、新学。他鼓励弟子陈渊、王居正、罗从彦共同反对新法,在与朋友
-
吴炳《疗妒羹》传奇研究
-
作者:茅海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炳 《疗妒羹》 传播 结构 主题
-
描述:本文试图对《疗妒羹》作更深层次的探讨与研究。 第一章第一节笔者对现存有关吴炳生平的资料加以整合,对吴炳的晚节问题做进一步详细爬梳,得出吴炳之死较为可信的结论,即:于武冈之变不屈,死于衡州。第二节
-
陈轼研究
-
作者:张小琴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轼 《道山堂集》 《续牡丹亭传奇》
-
描述:轼及其著述的认识与了解。首先,对陈轼家世渊源、生平思想及其交游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研究陈轼著述奠定基础;其次,通过解读陈轼的著作,分析其思想内容与创作风格,客观评价其创作成就。
-
陈用光研究
-
作者:郑美花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用光 桐城派 诗歌 散文
-
描述:又尽奇势。再次,作为桐城派文学在江西传播的典型个案,陈用光文学的创新性就体现在他身兼新城与桐城两地的古文传统,其诗文极具地域性特色。最后,陈用光对桐城派在江西传播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及拥有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