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临川四”到冯氏“三言”
作者:潘艳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冯梦龙  情观  异同 
描述:感和欲望,是对禁锢人的思想情感的程朱理学的有力反拨。 汤显祖以“临川四”闻名于世,他的戏剧创作皆“为情所使”,是“因情成,因成戏”的产物,汤显祖在他的文章中多次肯定了情存在的合理性
汤显祖“二”接受研究
作者:李敏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二  接受  批评 
描述: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讨论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要考虑它曾经被多少人接受过。本文试图从接受的角度来谈汤显祖“二”的传播情况。第一章,讨论“二”的文本接受。第一节,关于“二”的版本,《邯郸》、《南柯
'临川四'的梦幻意识情的哲学
作者:蔡莉莉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梦幻意识  梦幻意识      紫钗  紫钗  牡丹亭  牡丹亭  南柯  南柯  邯郸  邯郸 
描述:论文由"时代母体的孕育"、"'四'梦幻意识论"和"情的哲学"三部分组成.
临川四戏曲接受史研究
作者:高嘉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临川四  接受美学  汤显祖  戏曲接受 
描述:與分析者則未有。是以本論文以「《臨川四夢》戲曲接受史研究」為研究題目,藉由文獻蒐集、分析,與接受美學之研究方法,將歷代《臨川四夢》之接受現象爬梳出一脈絡。第一章先論《臨川四夢》的生成背景,探究湯顯祖個人經歷、文藝觀、作品源頭,及其思想在《臨川四夢》的實踐。第二章探討《臨川四夢》在晚明的接受情形,分別從戲曲刊印、評論、演出三方面分析,說明晚明曲論者皆從崑腔立場對湯顯祖提出批判,儘管湯顯祖本人有所堅持,但仍然抵擋不住眾人以崑腔為基準去修正其作品以配合演出的潮流現象。第三章探討《臨川四夢》在清代的接受情形,探究此期曲譜採取改調而非改字之方式;評論者從道德觀點及重情重色觀點詮釋湯顯祖作品之現象;及面對乾隆時期花雅爭勝背景下,《臨川四夢》之應對方式及其產生之演出變革。第四章探討《臨川四夢》在民國的接受情形,探究《臨川四夢》之譯本及各種創新的研究角度角度。同時為符合現當代民情與觀眾口味而作的演出改動,多半以舞台美術為主,亦融合現代劇場元素,但在改編理念上則多要求合於原著,全本戲的演出形式也在當代受到青睞。結論總結《臨川四夢》的接受脈絡,並從接受美學理論角度得出戲曲文本接受的特殊性,並配合理論觀察《臨川四夢》當中的《牡丹亭》何以最受歡迎,其因即在於:一、《牡丹亭》本身所具備的文本召喚結構;二、外在演出環境的造就;第三、效果加乘作用。
论“临川四”的讽世意识
作者:黄三平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  讽世意识  明传奇 
描述:因素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 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组成,正文包括四章。 引言部分,简述“临川四”的研究状况,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第一章,从戏剧的讽刺传统
汤显祖的创作个性与<<临川四>>
作者:李宥ZHEN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临川四  临川四  创作个性  创作个性  文学性  文学性  表演性  表演性 
描述:汤显祖的创作个性与<<临川四>>
关于汤显祖戏剧作品中“”和“情”的表现
作者:轮田由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关于汤显祖戏剧作品中“”和“情”的表现
《南柯》《邯郸》疑问标记研究
作者:李燕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疑问标记  疑问代词  疑问副词  疑问语气词 
描述:,必须运用疑问语调的疑问句,一般情况下只有是非疑问句(只以疑问语调为疑问标记,不使用其他疑问标记),其他疑问句可用可不用。因为疑问语调负载的疑问信息较空泛,所以文章疑问语调不做论述。“二”中单独由疑问代词
《邯郸》与《南柯》明清时期的传播研究
作者:毛宜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邯郸  《南柯  明清  传播 
描述:得以传播的原因;通过与《牡丹亭》《紫钗》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接受者两方面的比较,探讨阻碍二传播的因素,以及《南柯》较之《邯郸》的传播更为弱势之缘由。
论粤剧《紫钗》对明汤显祖《紫钗》的改编
作者:许嘉琪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紫钗  紫钗  粤剧  粤剧  明传奇  明传奇  改编  改编  经验  经验 
描述:》的改编情况之比较、唐涤生改编汤本《紫钗》的成功经验等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