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苏轼与王安石政治关系研究
作者:刘森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  政治关系  思想变化 
描述:阶段是二人矛盾的高峰期。第三阶段就是苏轼出知杭州至“乌台诗案”阶段,这一阶段由于苏轼远离了权力中心,所以苏轼只能以诗歌发泄牢骚的方式表达对新法的不满,相对于在京城时期与王安石的巅峰对峙,此时进入平缓期
苏轼的经济思想
作者:李瑜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经济思想  商业思想  人口思想  货币思想  水利思想 
描述:主张“杀婴”,等等类似的矛盾贯穿苏轼经济思想的始终,激发我们对苏轼的经济思想作深入的研究。本文分六部分对苏轼的经济思想进行了探讨。第一章对影响苏轼经济思想的因素进行了总体分析,其中着重分析了世界观对苏轼
试论苏轼的仁政爱民思想及其实践
作者:张慧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轼  爱民  仁政  实践  王安石  变法 
描述:理念,以爱民、重民、护民为使命,将为民谋福祉作为其施政的出发点。苏轼全面分析北宋的社会局势,提出了一系列利国利民,“革除旧弊”的改革主张,希望通过改革建立君、臣、民相亲的和谐社会。然而苏轼仁政爱民
北宋古文家对柳宗元古文的接受研究:以欧阳修、王安石、苏轼为例
作者:栗世娜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柳宗元  北宋古文家  古文接受  接受美学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描述:的政治家来尊重。古文运动的集大成者苏轼精通儒、释、道,他非常欣赏柳文,对柳宗元关于佛教的研究也给予肯定,但是对柳宗元在贬谪中的悲感心态却同情并不赞同,并且他对柳宗元政治思想却存在着一些异议。不同读者
《胡应麟诗集》校注
作者:宋媛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胡应麟  诗歌  诗歌  校注  校注 
描述:20卷,其中前80卷(卷1-80)为诗歌部分,称为《胡应麟诗集》,目前学术界尚无对胡应麟诗集做过系统的研究。是故,本论文以《胡应麟诗集》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部分进行论述。 本论文第一部分是对胡应麟
陈用光研究
作者:郑美花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用光  桐城派  诗歌  散文 
描述:的爬梳以了解他成为传播桐城学术的重要人物的基础。其次,探讨他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无论是主张“适用”为本,还是兼综汉宋之学等,都在其文学创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其散文宽博朴雅,虚静澹淡,诗歌则淡朴中
曾巩研究
作者:李俊标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散文  诗歌  宋代文学  曾巩 
描述:曾巩研究 本文拟对曾巩作一较为全面的研究,首先就其政治思想以及史学思想展开论述,以求对其有广泛而深入地了解,也为之后的文学分析确立丰富的研究背景。在文学创作方面,本文分别探讨了曾巩在散文与诗歌
李觏诗歌创作研究
作者:欧婷婷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觏  诗歌  历史定位 
描述: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与李觏诗歌创作实绩并不相称,李觏诗歌创作研究还有进一步开拓的学术空间。本论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李觏诗歌进行一次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以期确立李觏诗歌创作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
王安石的文化思想与诗歌
作者:杨崇仁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化思想  诗歌评论  宋代 
描述:为政治、现实服务,文学的独立价值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文艺美学观与王安石的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有关,并具有政治家看待文艺的特点。 第二部份,1.王安石早、中期诗歌基本特征。早、中期诗内容为政治
李觏诗歌研究
作者:段守艳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觏诗歌  生平思想  文学观念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诗坛风尚 
描述:、具有批判现实精神;针对当时文坛陈陈相因的风气提倡诗文变革创新,反对因袭模仿。以此作为下一步论述的基础。第三部分:论述李觏诗歌的思想内容。由于李觏的儒家传统的文学观念,其诗歌思想内容洋溢着现实意义。有些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