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302)
报纸(605)
学位论文(53)
会议论文(43)
图书(4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00)
地方文献 (128)
红色文化 (46)
宗教集要 (35)
才乡教育 (14)
非遗保护 (12)
地方风物 (8)
按年份分组
2014(337)
2013(94)
2010(146)
2009(132)
2007(81)
2006(69)
2005(56)
1996(35)
1991(18)
1987(20)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6)
中国书法(6)
中国文化研究(5)
书画世界(3)
社会科学论坛(2)
书法研究(1)
社会科学论坛·上半月(1)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1)
北京语言大学报(1)
北京大学出版社(1)
仕清文人之不遇咏怀-及其仿陶书写研究
作者:叶佩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民  陶渊明  不遇  田园之想 
描述:有豐富情懷之士大夫。深入探究後,更能發現氏在時代轉變中,保有自我,其胸襟與抱負,恰為本論文所要研究的重點。 多數研究,試著氏於明末清初之表現,就「創作」與「交游」兩方面,觀察其行為背後之意
清初揭暄对宇宙论的会通
作者:陈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揭暄  揭暄     
描述:对传统宇宙论产生了巨大冲击。本文所关注的是在中西学碰撞过程中,以揭暄为代表的遗民学者在重构宇宙论所作的具体工作、中西学在其论说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理论在中国宇宙论发展史中的意义。 明清鼎革,导致大量遗民学者以避乱为机缘,结社为学。作为其中一员,揭暄亦选择筑庐隐居,游学于赣闽一带的学社,结交方以智父子、易堂九子、游艺以及程山学派核心人物等众多名士。揭暄热衷实学,在青年时期已著成天文学书籍《昊书》及军事理论《兵经》和《战书》。活跃于赣闽学术圈的经历,令揭暄接触到大量西方天文学书籍,在西书和相交士人天文学观点的启发下,揭暄将《昊书》进一步进行改造,撰成会通传统与西方宇宙论说的著作《璇玑遗述》。 本论文从五方面开展具体研究:介绍并分析中国传统宇宙论、早期传入中国的西方宇宙论说的情况和主要观点,以及西学在揭暄游学地区的传播和影响;考证揭暄及其家人生平、揭暄各类论著的内容及存世情况;针对《璇玑遗述》的各版本进行细致分析和对比,并比较《昊书》与《璇玑遗述》在表述结构上存在的较大差异,分章缕析《璇玑遗述》的具体知识内容并总结其在宇宙的构成和结构、星体运行、“气”与二行、历理方面的核心观点;分析揭暄宇宙论的中、西方天文学的具体知识来源;探讨揭暄宇宙论对知识的结构和内容的重构以及其对同时代和后世天文学家产生的影响。 研究表明:揭暄的天文学观点是多源的,其老师方以智对其学术观点的具体影响并非如以往观点认为的那样深刻,实际上,与揭暄同时代的游艺、方中通、邱维屏的天文学观点、中国传统的宇宙论、西方传入的早期宇宙论均对《璇玑遗述》形成产生过塑造作用。就知识内容而言,揭暄对宇宙的物质存在和生成过程的说明基本上是以中国传统“气”论进行解释;对于宇宙的基本模型(除金星与水星绕日旋转外)、行星排布、星体的圆形观念、行星的属性等问题的阐释,均接受了西学的说法。总的来看,揭暄的宇宙论是在会通中、西知识基础上重构而成的一个既有别于传统又有别于西法的自洽宇宙论说。 揭宣研究宇宙论的意图是希望由“质测”走向“通几”,他对中学与西学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其天文学理论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又接受了大量西方“质测”知识和部分“通几”结论,表明他对西学持有较为开放的态度。揭暄宇宙论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与经验世界紧密联系,其说理方式多是“类比+设喻+经验”,显然未受传入的西方逻辑推理方式影响,可见西学为揭暄提供的仅是具体的知识内容。揭暄未能站在“西学东渐”的最前沿,因此西学在揭暄那里已是“二次传播”,揭暄的工作属于“再会通”,其会通的产物显然具有两种文化“混血儿”的特点。 遗民学者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学术群体,相对有限的交往圈和先天的对外族的排斥,导致其文化开放态度的局限性,遗民身份在揭暄的学术表达上也有一定体现。不过,就揭暄会通中、西天文学以重构宇宙论的个案来看,西学以其合理性对遗民学者显然已能够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由此更可反衬出明清时期西学影响之深刻。明清时期“西学东渐”对鸦片战争后的“西学东渐”第二次浪潮应起到了一定的科学启蒙作用。
禮》鄭注探源訓詁研究
作者:裴歡歡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探源训诂  现代词源学  郑玄 
描述:禮》鄭注探源訓詁研究
《周礼》郑注探源训诂研究
作者:裴欢欢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探源訓詁  同源詞  語詞理據 
描述:語言材料,運用繋聯同源、追溯詞源、解釋名源的方法,對《禮》鄭注中的探源訓詁展開研究。本文爬梳分析了《禮》鄭注中探源訓詁的條例,總結出了鄭玄探源訓詁的體例和方法。根據語詞的音義關係,將其理據關係歸
曾公研究
作者:赵积优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  曾公  王安石变法  《武经总要》 
描述:,他都是亲历者和参与者。在任地方时,曾公“厚农桑,抚百姓”,“为政惠和”;出任翰林兼知开封,“强宗大姓,莫敢犯法,畿内之盗,遁逃远去,京师肃然”;至中央为相,与另一宰相韩琦“戮力一心”,协力辅政
艾畅《诗义经》研究
作者:李玉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艾畅  诗义  经学研究  史学研究  文学研究 
描述:》对《毛诗序》的继承和背离,艾畅《诗义经》对《诗集》的继承和背离,艾畅的政治教化特点三方面来写的。第三章《诗义经》的价值与影响,本章主要从经学、史学和文学三方面对《诗义经》的价值做出初步
陆哲学比较研究
作者:彭永捷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陆之辩  道德  伦理 
描述: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绪论 宋明理学的一条主线 朱熹和陆象山都是南宋时代的大儒,他们分别是理学中道学与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而道学和心学又成为宋代理学以及整个元、明、清哲学中最主要和最有影响的哲学学... >> 详细
王安石义利观的“新义”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王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义利观  义利统一  以义理财 
描述:在义利论辩的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之后的叶适、陈,乃至颜元、戴震等人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王安石作为政治家、改革家,其义利观直接体现在其经世治国的方略和变法之中,这使得他的义利观
艾南英《傭子集》研究
作者:殷金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艾南英  傭子集》  版本  八股文理论  内容及风格 
描述:出《傭子集》在后世湮没不闻的原因。通过以上研究,我们一方面对艾南英其人其文有了更为客观细致的认识,另一方面对明末时文也有了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
张九成《孟子》研究
作者:于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九成  《孟子  孟学思想  王安石 
描述:的奋发有为,也有谪居的著述之乐。张九成一生著作颇丰,其孟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作的《孟子》、《孟子拾遗》及其它学术著述之中。这些著作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以张九成倾十数年之力写作的《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