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陆学为体,朱学为用:从「工夫」论吴
作者:吴致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    理学  心学  工夫  工夫论 
描述:入陸的形成過程。第四章,筆者要解釋吳思想中「格物窮理」的問題,研究他如何將「格物窮理」的工夫納入陸學的心學體系之中,並且簡單論述與吳並列為元代「和會朱陸」兩大代表學者的鄭玉,以凸顯吳思想的特色
《礼记纂言》研究
作者:朱娜娜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禮記纂言》  價值 
描述:《礼记纂言》研究
《禮記纂言》研究
作者:朱娜娜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禮记纂言》  价值 
描述:从解经方式上看,吴虽然重视义理的阐发,但并不轻视对于名物训诂的的考察。第三章考察了《礼记纂言》的优点、不足,及其价值。其《礼记纂言》以汉学为根基,博采宋人众说,而又能在众说纷纭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和会朱陆”的思想研究
作者:黄义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和会朱陆  理气未始相离  心事不离 
描述:”来达至圣人之境。此是朱陆在修养方法上的重要差异。吴在本体论上提出了“理气未始相离”的思想,理气不离则“理”与“事”、“心”与“事”不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朱熹的“理本论”与陆九渊的“心本论
的象数义理之学
作者:张国洪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理气  理气  心性  心性  道统  道统 
描述:现状 吴号称草庐先生,是元代最有声望的学者之一,与当时经学大师许衡齐名,元人有“北许南吴”之称。吴的易学既言象数又言义理。他的象数思想主要见于《易纂言》和《易纂言外翼》,义理
李瑞年谱
作者:徐雯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瑞  李瑞  年谱  年谱 
描述:冠道士装,自署“道人”流寓上海,卖字为生,与同寓上海之晚清遗老交游往来。本文拟对其一生进行搜集、整理,取其言行之大节,师友之结契,际遇之坎坷,行踪之经历,编而入之,撰其年谱,以便我们一窥李瑞其人
臣研究
作者:李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绍圣绍述  北宋文学 
描述:理、同知太常礼院。王安石变法之初,深得参知政事韩绛赏识。熙宁三年(1070),韩绛出为陕西宣抚使,李臣随其出任陕西路宣抚使司管勾机宜文字。次年,因受庆州(治今甘肃庆阳)兵变的牵连,贬为海州(旧治
云间月:杨慈湖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隋金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杨慈湖  “‘一’  ‘心’  ‘觉’”  陆九渊  阳明学 
描述:。概而言之,慈湖的思想主要呈现为一个“‘‘觉…’的动态结构,慈湖在这一结构之中阐释“心”清明无体,然无际的特性;世界之本相从根本处而言,就是作为存在者整体的“一”;而对世间万物之“一”状态的洞达,便是
李瑞及其诗歌浅论
作者:赖文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瑞  李瑞  诗歌接受  诗歌接受  特色  特色  意义  意义 
描述:救国。他重亲、重情、重君,更重民,一生以匡君济世为怀,辗转奔波于忠孝节义之间,是一位以天下为己任的真儒者。李瑞无暇措意于诗,且深自閟惜,但是又是“卓然自立,心模手追于六朝三唐之间,又所谓越世高淡
李瑞书法研究
作者:陈雅飞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李瑞书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