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汤显祖管窥晚明思潮:以《牡丹亭》为起点
-
作者:唐卫萍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创作经历 晚明政治 戏剧创作 《牡丹亭》 戏曲理论
-
描述:。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缘起和研究方法,以及在写作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的处理和说明; 第二章汤显祖与《牡丹亭》。从考察汤显祖对话本改编的角度入手,进入《牡丹亭》的文本分析,文本分析的重心在于探讨汤显祖所寄托的“意
-
真实与虚幻
-
作者:吴竑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戏剧创作 比较戏剧
-
描述:莎士比亚的创作跨越伊丽莎白女王、詹姆斯国王两朝。可是进入詹姆斯一世时代,莎士比亚的剧作的风格与格调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前期喜剧中的无忧无虑的欢笑开始逐渐让位于深沉的思考或忧虑,不少莎士比亚研究专家
-
戏剧中的梦幻
-
作者:陈茂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梦 戏剧 汤显祖 莎士比亚
-
描述:究和跨文明研究的方法,从梦的角度试图对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及其戏剧作品进行较全面的比较研究:首先探讨两位大师的生平和社会背景,然后从“善情”、“恶情”、宗教和戏剧结构等四个方面论述梦在汤剧和莎剧中的作用
-
汤显祖《牡丹亭》和蒙特威尔第《奥菲欧》的比较研究
-
作者:毕益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蒙特威尔第 《牡丹亭》 《奥菲欧》 对比研究
-
描述:第(1567—1643)是同时代中西戏剧领域的大家,他们的剧作《牡丹亭》和《奥菲欧》是中国戏曲艺术和欧洲歌剧艺术的领军之作。《牡丹亭》属于明代传奇作品,其题材来源于民间口头传承的故事传说《杜丽娘暮色
-
汤显祖戏剧中诗歌语言“曲”的文体选择—《牡丹亭》三个英译本
-
作者:房春红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戏剧 诗歌语言 文体选择 牡丹亭 英译本
-
描述:汤显祖戏剧中诗歌语言“曲”的文体选择—《牡丹亭》三个英译本
-
戏剧中的梦幻——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比较研究
-
作者:陈茂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戏剧 莎士比亚戏剧 戏剧 比较文学 文学史 作家评介 戏剧评论
-
描述:的性器官,具有性的含义。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都在其作品中表现了情对生死的超越。用海德格尔的术语来说,《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和《哈姆雷特》里的奥菲丽娅在追求爱情中都经历了“朝向死亡的存在”。她们患有
-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性
-
作者:张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性
-
汤显祖美学思想研究
-
作者:周江洪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美学思想
-
描述:汤显祖美学思想研究
-
20世纪昆曲《牡丹亭》的传播
-
作者:王頔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传播 传播
-
描述:,于20世纪的各个时期,在传承古雅昆曲艺术命脉的文化精神的激励下对《牡丹亭》的传播,一方面是《牡丹亭》艺术性传播特质的体现。另一方面,文人作为接受主体的职责的改变,由受者变为传者,接受与传播之间的关系
-
汤显祖“至情”思想探析
-
作者:王海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思想 至情思想 探析 探析
-
描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随着自身对现实的体会逐渐加深,以及受罗汝芳、达观和李贽等师友的影响,汤显祖反观人的本性,开始了对“至情”理想的追求和对程朱理学的挑战。“临川四梦”可谓是四颗重磅炸弹,不仅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