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39)
报纸(408)
学位论文(14)
图书(1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49)
地方文献 (9)
才乡教育 (5)
地方风物 (5)
宗教集要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192)
2013(43)
2010(72)
2008(38)
2007(23)
2005(22)
2004(23)
1995(11)
1991(6)
1990(7)
按来源分组
齐鲁晚报(8)
南方文坛(2)
玉林日报(2)
漯河日报(1)
池州日报(1)
济南出版社(1)
烟台晚报(1)
中国经济导报(1)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社会科学家(1)
云间月澄:慈湖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隋金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慈湖  “‘一’  ‘心’  ‘觉’”  陆九渊  阳明学 
描述:之主要哲学概念构成的…一’一‘心’一‘觉”’的动态结构,慈湖思想中诸如“不起意”、“心之精神是谓圣”等理论问题,都可以由这个动态结构得到说明。慈湖自幼成长在儒者家庭,乃父庭显之“心本清明
与《粲花斋五种曲》研究
作者:陈淑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粲花斋五种曲》  思想价值  创作特色 
描述:(1620-1648)。关于他晚年的死节问题,人们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投降说,一种是节说。根据各种材料记载,大部分人认为吴是个忠君爱国的有志之士。另外,吴提出了“情邮说”,在艺术上主张继承
《粲花斋五种曲》考论
作者:刘佳莹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奇  传奇  粲花斋  粲花斋  情邮说  情邮说 
描述:系统的审视研读,对其曲学思想、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予以客观分析论证。从而对吴在晚明戏曲史上的地位做出公正的评价。本文拟分为五章,引言部分整理前人研究吴的成果,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第一章主要论述晚
《粲花斋五种曲》研究
作者:车泫定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曲  粲花斋五种曲 
描述:在晚明剧坛上,“阳沈之争”引起了许多戏曲家折衷两家长处的趋向,其中吴在实际创作上被认为是这类代表的作家之一。作为临川派的作家,他也看重调声协律的问题,因此他的《粲花齐五种》对清初戏曲家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