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492)
学位论文
(26)
会议论文
(15)
报纸
(9)
图书
(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05)
才乡教育
(33)
地方文献
(7)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09
(25)
2008
(18)
2005
(18)
2000
(18)
1999
(16)
1998
(24)
1997
(14)
1990
(13)
1988
(17)
1983
(9)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
(21)
孔子研究
(8)
哲学与文化
(5)
天府新论
(2)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文科版)
(1)
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史学史研究
(1)
阅读与鉴赏·高中
(1)
相关搜索词
南宋理学
宋明儒学
吕祖谦
宋代
区别
程朱理学
哲学
李觏
禅宗
《周礼》
哲学家
哲学思想
周礼
司马迁
唐仲友
王安石
好官
感性
陆九渊
吴与弼
《孟子》
王安石变法
士大夫
司马光
唯心主义
六经皆我注脚
太夫人
四库全书
伦理观
首页
>
根据【检索词:朱熹哲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6
条
论陆九渊对佛教
哲学
的融摄
作者:
周叶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佛教
哲学
中国
哲学
描述:
不同。他的心学用佛学思想发展了孟子学说,是为了给儒家伦理道德找一个本体依据,是传统儒家所关注的天人合一问题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的发展。 作为一代宗师,陆九渊所走的融摄佛学的路子,不仅在中国
哲学
发展史上
陆九渊生命
哲学
研究
作者:
陶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存有
创造
生命
时空
描述:
哲学思想称为生命
哲学
。它不是穷究宇宙的本体,因为有时空的限制,我们谁也无法回到宇宙的尽头去确证宇宙的本源;它也不是论证知识的绝对真理,因为我们无法突破时空的障碍(死亡)去认识知识是什么;它是展向人
汤显祖之“情”的
哲学
作者:
杨柳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情善论
情善论
情与理
情与理
情与法
情与法
情的实现
情的实现
描述:
》1991年第四期)孙爱玲《从汤显祖的尺牍看其文学家个性精神》(《宁 夏社会科学》1994年第一期)。这些论文对作家的精神世界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分 析,但对其
哲学
观所涉不多。韩经太
南宋的王安石论
作者:
符云辉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南宋
南宋
朱熹
朱熹
描述:
从南宋开始直到近现代,北宋的王安石变法一直是中国政治史上一个十分特殊的话题.该论文即试图从政治观念史的视角出发,选择"王安石论"这样一个在不同历史时期内不断被人们提及的典型事件,去描述、分析它在整个南宋一代的人们观念中如何被表达:人们在怎样的情况下记起?
《王安石
哲学
思趣研究》
作者:
薜亚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代
哲学
现代人对古代
哲学
的研究
描述:
北宋建国,红百年酝酿,到神宗时代,哲学思想达到较高的水平。前后出现“琉氛孤戈春朔、蜀”等不同学派。“新学”作为熙宁变法的指导忍想,“独行于世者六十年”(晃公武:‘郡斋读书志》卷
1
上)王安石新学哲字忠
和会朱陆:吴澄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
王富河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澄
朱熹
陆九渊
和会朱陆
描述:
吴澄思想的渊源。吴澄思想的特点是“和会朱陆”,故在这一章里,对于朱陆思想的异同有一个简要介绍。第二章论述吴澄对
朱熹
思想的继承。主要从本体论、心性论与修养论三方面,具体阐述对
朱熹
思想的继承。第三章的论述
'临川四梦'的梦幻意识情的
哲学
作者:
蔡莉莉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梦幻意识
梦幻意识
情
情
紫钗记
紫钗记
牡丹亭
牡丹亭
南柯记
南柯记
邯郸记
邯郸记
描述:
论文由"时代母体的孕育"、"'四梦'梦幻意识论"和"情的
哲学
"三部分组成.
治心与治道——王安石的政治思想及其
哲学
基础
作者:
卢豪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政治
哲学
哲学思想
思想
政治思想
社会治理
治道
治心
和谐
秩序
描述:
主要问题简单化约为政治问题,但王安石哲学思想里明显而强烈地蕴涵着政治向度,在实践上它为治道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 本文从政治
哲学
的视域(即治心与治道)来剖析王安石的学术思想,来重新认识九百多年前那场变法
陆九渊心学思想探微:以朱陆交往为线索
作者:
丁国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朱熹
交往
本心
道
描述:
之会,陆九渊与
朱熹
首次相识,彼此间切磋学问,陆氏之和诗直贯孟子之真生命,表达其“本心”思想以及直契本心之易简工夫;通过解“九卦序”更是提出了一条“使君子身修而天下治”的“易”学工夫进路:履、谦、复
从朱陆异同到朱王异同:以理、性、心、知四个范畴为中心
作者:
毕游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明理学
范畴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描述:
的不同在于,
朱熹
认为“理”首先是外在于客观世界的,因此朱学有着丰富的宇宙论,并强调对“理”的认知必须经过“格物致知”的学习过程。陆九渊虽然也承认“理”是“充塞宇宙”的客观之理,但更强调“理”是“本心固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