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558)
报纸(1353)
图书(27)
会议论文(17)
学位论文(1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877)
地方文献 (48)
红色文化 (25)
才乡教育 (11)
地方风物 (4)
宗教集要 (4)
文化溯源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2(279)
2010(424)
2003(39)
2001(39)
2000(70)
1996(28)
1992(27)
1983(29)
1981(20)
1957(48)
按来源分组
文艺理论与批评(19)
中国青年报(13)
中国档案(3)
语文世界(3)
文谭(2)
党史博采(纪实版)(1)
小学生作文向导(1)
新课程(综合版)(1)
党史文汇(1)
三角洲:校园文学(1)
叶适思想研究:从对程朱道统观的批判谈起
作者:孙华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叶适  朱熹  陈亮  陆九渊  道统  易传  永嘉学派  王霸之辩 
描述:道體所進行的改造。此章可見出葉適重視人事剛健不息之積極精神,及與朱熹學說之分判;第三章透過人性論、認識論、教學法三方面,討論葉適對於《中庸》「天命之謂性」、《孟子》「貴心官賤耳目」、《大學》「致知在格物」等說法之批評,此章可見葉適對於客觀禮法制度之重視,及與陸九淵、楊簡等心學之分判;第四章藉由朱熹以道德言政治之不足,以及陳亮為求現實事功而為漢唐君主曲解背書之弊,凸顯中國政體建立制度的必要性,此章可見葉適永嘉之學與陳亮永康之學之分判。第五章檢討葉適學說之優缺點,並衡定其思想價值。 經由以上的討論,本文歸結葉適學說重視「人事施為」與「客觀制度」的兩大特色。就南宋積弱不振之國勢與朱熹、陸九淵等內聖心性之學闡揚之時代背景觀之,葉適學說欲由外王客觀制度以補其缺弊,實有其意義與價值。惜其說往往因過度強調外王制度而無法正視內聖心性之價值。
大年史学研究
作者:黄广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年  中国近代史  阶级斗争观点  解释体系  当代史学 
描述:吸引之时,在他们身边却又有一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迅速成长起来,这一群体则是以大年、胡绳为代表的第二代马克思主义史家。这一代史家把学术作为一种志业,他们的学术历程和学术命运与新中国五十年风雨历程紧
清代地方官的诉讼处理:以知县衡为例
作者:庄雅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诉讼  地方官  幕友  吏役  管控差役  约束书吏  打击讼师 
描述:者在訴訟中的運關係影響訟案進行與判決。 地方官員身為訟案審理者,為官方之代表,對於國家「無訟」理念之追求,秉持「息訟」態度,但卻不能無視民眾「訴訟」之需求,因此藉由各種方式來處理訴訟以達到息訟
衡官箴思想研究
作者:张德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官箴  司牧  棍蠹  理讼  帝制官僚政治 
描述:棍蠹。禁制棍蠹,就是要谨防棍蠹侵染主官事权、鱼肉平民百姓;禁制棍蠹的关键在于理讼,因为理讼是官民交往的最重要的环节。在理讼方面,衡从批驳呈词、差唤人证、堂上审讼到判处决断、出具甘结,在整个理讼
挚与北宋中后期的党争研究
作者:张欣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党争  朔党  王安石变法 
描述:派的打击,被罢去御史之职,挚反对新法,其原因除了思想观念与变法派的明显不同,还包括地域(南北经济差别)、职业操守、意气之争等因素。挚作为反对变法的强硬分子,为“元祐更化”的实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衡吏治、法律思想及其实践
作者:陈维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吏治思想  吏治思想  法律思想  法律思想 
描述:勤于政务,而且深谙爱民之道与教民、恤民之理;在驾驭下属上,他因地制宜,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并严格地控制蠹役的舞弊空间。 在律治方面,衡凭借早年游幕阶段所积累的律学知识,在理讼上
范文澜、胡绳、大年与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建设研究
作者:赵庆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范文澜、胡绳、大年与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