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晏几道的悲剧人生与独特词风
作者:邓永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晏几道  晏几道  小山词  小山词  悲剧人生  悲剧人生  "梦"词  "梦"词          "四痴"  "四痴"  清壮顿挫  清壮顿挫  动摇人心  动摇人心 
描述:晏几道的诗酒生涯与梦词创作的介绍,着力探讨其酒词、梦词产生的原因及丰富深刻的内涵;再次,通过对小山词“清壮顿挫”的风格(包括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以及它“动摇人心”的独特魅力的阐释,参照苏轼及其门下词人的创作及词学主张,试图说明小山词并不仅是小令在词史演进过程中的一股回流,而是融入当时以苏门词为主导进行主体性创作的时代潮流中,并在这股潮流中焕发出自己别样的光彩,也为小令创作开辟了另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汤显祖之“”的哲学
作者:杨柳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善论  善论  与理  与理  与法  与法  的实现  的实现 
描述:先生《气机:在与梦游的畸人灵性背后;汤 显祖的文学思想与理学文化的嬗变势态》(《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三期)从文 学角度探讨了汤显祖“”的哲学与宋明理学的关系,对“”的哲学
、梦、幻
作者:毛小曼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人格理想  戏曲创作观  戏曲作品 
描述:分析了汤显祖人格理想的内涵、形成这一人格理想的人生经历背景以及当它在现实层面中无法实现时,汤显祖在人世与佛道之间两难归依的矛盾心理。汤显祖的人格理想是在传统思想的熏染和时代思潮的激荡下,受到他蹇涩
《牡丹亭》的與夢
作者:陳瑞成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至」思想  至」思想  杜麗娘  杜麗娘  《牡丹亭》  《牡丹亭》  與夢  與夢  湯顯祖  湯顯祖 
描述:是借戲劇來展現,「至情論」的演繹方式是借戲劇來展現,。湯顯祖的「理無情有」、不可以論理,死不足以盡。湯顯祖所稱「師講性,某講」,其中「性」、「」截然兩分。而陳繼儒則強調「化歸性」。 在中國
汤显祖的“至说”
作者:钟芳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至说  至说  生生之仁  生生之仁  心学  心学  情感解放  情感解放 
描述:的强大力量,最终实现上下和谐、人人相亲的“有情之世界”。汤显祖提到的“”“理”之辩,都是与达观禅师讨论佛理而发。汤显祖的“”,是一种“贵生”之“”,也就是说,它不仅包含有个人喜怒哀乐之私“
《牡丹亭》两译本的文化分析
作者:熊灵燕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目的论  目的论  以充分为中心的评价标准  以充分为中心的评价标准  高度浓缩的语言  高度浓缩的语言  真正而全面的理解  真正而全面的理解 
描述:的主旨。翻译目的决定将要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便创造出功能上充分的目的文本。在目的论中,目的文本好坏的评价标准不是等值而是充分发挥了译者想要译文发挥的作用。本文尝试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牡丹亭》的文化翻译
论汤显祖的“唯”文学观
作者:左其福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文学观  文学观 
描述:传统的文学情感论提升到了“唯”论的高度,倡“唯”文学观。同时,他对文学 感生发的主体性原则、文学情感的审美表现,以及情感内容与形式规范之关系等诸多理论问 题也都有独到的看法
从传统到“青春”:昆曲《牡丹亭》传播现象分析
作者:梅不寒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青春版  牡丹亭  传播 
描述:。 继而,从传播学角度重点剖析了“青春版《牡丹亭》现象”,尝试从传播学理论及分析范式出发、着眼于研究对象的传播现象特征,阐发其内在逻辑及跨文化传播意义。 最后一部分,承接前文关于《牡丹亭》传承传播
《牡丹亭》两译本的文化分析:从目的论的角度
作者:熊灵燕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目的论  以充分为中心的评价标准  高度浓缩的语言 
描述: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便创造出功能上充分的目的文本。在目的论中,目的文本好坏的评价标准不是等值而是充分发挥了译者想要译文发挥的作用。本文尝试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牡丹亭》的文化翻译,看翻译目的在翻译行为中
《周礼·秋官司寇》元语言分析
作者:安秀荣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秋官司寇》  元语言  职官系统  义素  语义学 
描述:本文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第一,引子。在这一部分中,作者阐述了本文选题的意义,确定了此篇文章的讨论范围。 第二,义素的确定。作者在“秋官”职官职能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17个终极义素,初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