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46)
学位论文
(21)
会议论文
(7)
图书
(6)
报纸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6)
才乡教育
(33)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2
(19)
2010
(9)
2008
(8)
2006
(18)
2005
(8)
2004
(5)
2000
(6)
1999
(21)
1998
(21)
1989
(8)
按来源分组
其它
(27)
抚州师专学报
(23)
江西社会科学
(8)
孔子研究
(7)
周易研究
(4)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学术月刊
(2)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1)
中华戏曲
(1)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1)
相关搜索词
心学
古典美学
冯小青
陆九渊
易学
三教一致
创造性机制
体用
人文主义
圣贤
理学
吴澄
去功利化
现代
六经注我
禅学
客观唯心主义
发展演变
江西省
程朱理学
本心
本体论
真理
人格美
圣人
主观唯心主义
吕祖谦
程颢
区别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心学思潮】搜索到相关结果
21
条
陆王心学派的易学思想研究
作者:
杨月清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王阳明
易学
理学
心学
描述:
”,君子“悟本体之本明”,王畿易是宋明时期陆王一路下来心学派易学思想最根本和最集中的体现。陆王心学派的易学思想从总体上来看,前后贯通,共性明显,自成体系。陆王心学派解易的原因与目的是,在其
心学
体系之中
心之超越:陆九渊
心学
进路的构建
作者:
苍虹旭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心之超越:陆九渊
心学
进路的构建
陆王
心学
的历史产生及其养成理论的现代价值
作者:
夏澍耘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王阳明
养成理论
现代价值
描述:
陆王
心学
的历史产生及其养成理论的现代价值
陆学为体,朱学为用:从「工夫」论吴澄
作者:
吴致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
吴澄
理学
心学
工夫
工夫论
描述:
入陸的形成過程。第四章,筆者要解釋吳澄思想中「格物窮理」的問題,研究他如何將「格物窮理」的工夫納入陸學的心學體系之中,並且簡單論述與吳澄並列為元代「和會朱陸」兩大代表學者的鄭玉,以凸顯吳澄思想的特色。在此章,我將提出本研究的主要論點,即吳澄以陸學為體,心學為用的思想。這三章結合起來,基本上便能對吳澄的理學思想提出一個全新的解釋,並看出其思想在元代的特殊地位。 前四章,筆者討論吳澄思想的「內在理路」。因此在第五章,筆者把研究的視野從個人拉高至整個江西地區,從「外緣因素」解釋吳澄學形成的歷史地理背景。筆者將論證,事實上陸學在元代江西地區並未如過去學者所認為的那樣衰落,而是潛為一股深厚的暗流,深深影響著當地儒者,包括朱子的傳人在內。最後,筆者也將分析陸學在江西地區能夠歷久不衰的思想背景,點出書院、地域意識、宗教氣氛三項維繫陸學不滅的重要因素。
明初理学思想特征研究
作者:
张峻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曹端
薛瑄
吴与弼
陈献章
明初理学
心学
描述:
归纳为四点:(
1
)立足于程朱而质疑程朱;(2)延续元代和会朱陆
思潮
的学术取向;(3)心性论逐渐成为学术思想讨论的重心;(4)重视道德修养,强调在“心”上做功夫。 本文强调,明初理学发展所呈现
北宋嘉祐、治平年間理財
思潮
探析:以王安石、司馬光為中心
作者:
任仁仁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嘉祐
理财
思潮
王安石
司马光
天地之产
描述:
的焦點。為富國强兵、擺脱宋廷的内外困局,他们遂针封“理财”問题展阴充分封論,各抒已見。而當畴有關理财問题的奏疏及裱論又以嘉祐、治平年間為多,蔚然而成一時之社會
思潮
。在此番理财
思潮
之中,王安石與司馬光
陆王
心学
“减损论”:陆王道德修养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原则
作者:
张娜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王阳明
陆王
心学
减损论
道德修养
知识技能
描述:
陆王
心学
“减损论”:陆王道德修养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原则
陆九渊
心学
思想探微:以朱陆交往为线索
作者:
丁国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朱熹
交往
本心
道
描述:
之方向,肃清学者之私欲,尽显
心学
入门之要;论及为学之病,陆九渊认为当时求学者之观点皆不能见道,皆是虚见虚说,而且这些虚说虚见对学者求道没有任何的帮助,甚至可能成为学者求道路上的阻碍,荧惑学者,故力辟
心学
视野下的人道之省思:陆九渊思想研究
作者:
张路园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本心
心即理
易简工夫
实学
描述:
根据,而陆氏
心学
的建构是对朱子理学的回应,因此,文章从探讨陆?
陈白沙的历史世界
作者:
廖峰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天理
良知
皇权
理学
心学
方孝孺
朱棣
吴与弼
陈献章
描述:
道统与正统为一。多数士大夫则不为其动,或于朝廷力持清议,或于民间讲道守身,皆以天理为依归。后有学者,以此为归,躬身践履,以成
心学
。
心学
为何,良知而已,知善知恶,即为天理。晚明诸儒,则以入朝为荣,先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