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饶节生平及诗歌艺术探究
作者:王应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饶节  饶节  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  弃儒入释  弃儒入释  诗僧  诗僧 
描述:和目标。第二章主要详细介绍饶节生平、交游情况,力求对饶节成长、生活的环境背景以及其出家缘由做出比较清晰的描述和解释。第三章则主要分析饶节诗歌的艺术特征,从他与江西诗派诸人以及与诸禅僧的交游,分析这两者
赣东南丰傩面具艺术研究
作者:宗恒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南丰    傩面具  造型特征  艺术特征 
描述:带来的种种形态各异的神仙鬼怪。傩面具的色彩与造型同其他的民间工艺品相似,浓艳的色彩、夸张的造型凝聚了民间艺人智慧与想象,这使得其艺术特征鲜明。 在经历了漫长古代的发展、1949年到文革之间的蓬勃
李瑞清工艺教育思想研究
作者:陈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瑞清  图画手工科  工艺教育思想 
描述:出的艺术设计人才。从李瑞清在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开设“图画手工科”算起,中国设计艺术教育发展了百余年的历史,在中国设计艺术教育发展百年之际,回顾历史,能使我们更好地认清现在,鉴照未来。李瑞清爱好艺术
陆九渊书院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
作者:田莉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书院  书院教育 
描述:说明陆九渊所经营的槐堂书屋及象山精舍都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书院。第二部分分析陆九渊书院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理论基础。书香家世、官方持续恪守的“重文”政策、理学传承与发展的需求构成了重要的历史背景
比较朱熹与陆九渊读书法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作者:陈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读书法  语文教育 
描述:的语文教育而言有何启示性意义。如今的语文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缺少关注。在这个教育环境下重新展现宋朝教育家系统的读书方法可以为语文教育挖掘一条新道,也是一条本该好好引导却遭人
闲话觉忘忧:北宋前期词中“闲”的艺术探析
作者:赖晓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前期    白居易  晏殊  柳永 
描述:的沉寂。对文学的研究固然应该重视代表其最高成就的高潮期,也不应当忽略承前启后的过渡期。本文主要是对宋朝前期词中“闲”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作进一步分析。对“闲”字的运用,历代文人皆有雅爱。作为诗歌史上承前启后的词,“闲”也令词体本身散发出无穷的魅力。本文首先结合了相应的历史时代背景,包括当时的社会环境、文人地位的提高、频繁的宴饮交友活动;其次从自然风物引发的人生感悟、庭院中的不尽情致、女性姿态剪影之美、相思之情四个角度进行词作品析;然后对历代“闲”有关的文学作品做了梳理,尤其是白居易闲适诗对北宋前期文坛的影响;最后结合晏殊、欧阳修、柳永等人的具体个例进行分析。
一梦悠悠味浓浓——论《牡丹亭》超时空的艺术生命力
作者:王高平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超时空的艺术生命力  超时空的艺术生命力  呈现  呈现  本源探索  本源探索 
描述:生命力,它充分揭示出了《牡丹亭》经百读而不厌、历万演而不衰的主要原因。这种生命力一方面有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又有其内在独特的审美构造和价值内涵。因此,本文不但要探讨这种超时空艺术生命力的外在
明清戏曲与女性情爱教育——以汤显祖《牡丹亭》为考察中心
作者:谢拥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清戏曲  女性教育  情爱教育  戏曲教育  《牡丹亭》 
描述:代女性文学艺术教育的研究,以及中国古代和现代女性教育的研究,也有助于拓宽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