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刘衡箴思想研究
作者:张德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司牧  棍蠹  理讼  帝制官僚政治 
描述:棍蠹。禁制棍蠹,就是要谨防棍蠹侵染主官事权、鱼肉平民百姓;禁制棍蠹的关键在于理讼,因为理讼是民交往的最重要的环节。在理讼方面,刘衡从批驳呈词、差唤人证、堂上审讼到判处决断、出具甘结,在整个理讼
《周禮》聊叢改
作者:吳土法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本文由周禮宗祀聊改和周禮大田聊改兩篇文章組成,前者改述天子在宗廟中祭享先王的宗祀典禮的聊事宜,後者改述天子親行的大田典禮的聊事宜。
明初朱子研究
作者:郭锋航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初朱子  曹端  薛瑄  吴与弼  胡居仁  陈献章 
描述:,显现出明初理学的真实面貌和发展内在理路,为理解理学的转型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路径。在明初,程朱理学被独尊及南北学风相互激荡的格局下,理学发展一方面受到朱子的束缚,不敢逾越;另一方面,明初许多理学家
王安石《易》研究
作者:杨倩描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易》  《易解》  《荆公易解钩沉》 
描述:》同时流传。大致到清朝乾隆年间,王安石《易解》佚失。笔者钩沉辑佚,辑得265条散见于各书的《易解》佚文,汇编为《荆公易解钩沉》。尽管这些佚文大约仅相当于《易解》原书十分之一的数量,但却是研究王安石《易》
北宋老初探
作者:詹刚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文学  著作  心性  苏辙  王安石  《老子注》 
描述:。其中的“性”论基本上来自佛教,而修养论则多为禅宗止观说与庄子“坐忘”、“心斋”说的结合,其所追求的境界则多为庄与先秦儒家所追求的境界的融合。 北宋老除心性特征外,也有一些其它风貌。王安石与司马光
中古入声在方言中的舒研究
作者:冯法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入声舒  声调归并  主元音  韵尾 
描述:即:p尾最先消失,t尾次之,k尾保留,最后k尾演变为?尾,随着入声读音的进一步舒,?尾也大量脱落。此外我们还考察了韵书中的历史材料,也对上述观点做出了佐证。通过对有入声韵方言舒字归调情况和无入
应县方言入声舒研究
作者:郭淑琴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应县方言  入声   
描述:主要基于中古阳声韵和入声韵的对应关系,同时结合其他方言点入声韵尾的保留状态,对应县方言入声舒的过程作出了合理的推测。应县方言现在只保留一个入声,我们认为这是中古阴入的保留,是阳入合流到阴入
明代遣赈济之研究:以何乔新被遣赈济为例
作者:游仲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巡抚  侍郎  赈济  何乔新  李衍  贾俊  叶淇 
描述:層級逐漸微官化,係成正比。該制在明代經歷三次轉變,所派出的員,論其品級逐漸微小。這會影響到該員執行權力,亦造就「督理荒政」關防之初現。 論被遣賑濟之的個人操守大不相同,亦導致時人對於該制是否進行
朱熹礼思想研究
作者:殷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熹  思想  周礼  仪礼  礼记  祭祀 
描述:特征和个性。朱熹的礼思想以《仪礼》为本经,考证注重义理,强调因时制宜地践履。这些特点均是在朱熹与各学派的论争、激辩、批评、吸收中表现出来的,又鲜明地体现在朱熹的礼实践中。朱熹的礼思想充分展现
汉宋《孝经》论考
作者:罗圣堡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孝经》  谶纬  注疏  司马光  朱熹  陆九渊 
描述:孝經》學史的研究,本文探討由漢至宋《孝經》學史的發展。漢初因其政治與制度上的理由,《孝經》恢復先秦顯學的地位,影響往後的禮制與政治;佐以讖緯的興起,《孝經》與《孝經》讖緯的衍生說法,更是深植於民間風俗,是漢代《孝經》學的主流。關於漢唐之間的空白,本文利用《孝經注疏》,論證《孝經》是魏晉六朝時期,溝通名教與自然的重要根據;另一方面,經由唐代君臣的詮釋,《孝經》脫離了災異式的思維,又發揮其所本有的諫諍觀念。進入宋代,《孝經》對司馬光等人有特殊涵義,不過在疑經考辨的風氣之下,《孝經》的影響力與重要性逐漸衰微,即使後來有陸九淵等人的努力,《孝經》的衰落已無可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