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曾巩的传记理论及传记创作
-
作者:郭亚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传记理论 艺术特色
-
描述:者的界定”这两个问题,从文学史上曾发生过的相关文学现象入手,来详细分析曾巩对传记创作者这一素养的深刻认识。下篇:曾巩传记的艺术特色。这一部分由两节组成,第一节是以曾巩传记为例,进而归纳、总结曾巩传记
-
曾巩记体文研究
-
作者:张超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记体文 内容特点 艺术风貌
-
描述:面一派欣欣向荣,但国家内部积贫积弱的矛盾日益明显。曾巩的记体文广泛地反映北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民生疾苦、水利建设、学校教育等等。他的散文体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深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文拟分作六个
-
论曾巩前后期诗风演变
-
作者:倪惠颖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诗风演变 诗风演变 渐变 渐变 推波助澜 推波助澜
-
描述:凝重中潜存着一股郁勃之气,笔者在论述此诗风时从内容、情感、艺术表现等诸方面入手,进行深入分析。第二部分,分析后期诗风特点及其演变原因。随着个人生活环境、审美趣味以及文学思潮的变化,曾巩后期诗歌更趋于
-
曾巩诗文创作的文化观照
-
作者:刘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诗文创作 诗文创作 文化观照 诗画融通 诗画融通 文史融通 文史融通
-
描述:”气质,从而获得了对曾巩其人其作的进一步了解;通过辨析曾巩散文对于史学方法的引介、史学价值的追求以及由此表现出的独特风格,推进了前人关于曾巩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深化。
-
曾巩记体文风格论
-
作者:李美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散文 散文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 政治理想 政治理想 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
-
描述:样式中,宋人对于“记”体的发展、改造和创新最为引人注目,成为文学散文的一种重要形式。 第二部分,论述曾巩记体文的艺术风格。相比较而言,在曾巩的散文中记体文的成就最高。大致说来,曾巩的记体文文风经历
-
论曾巩的文化品格与诗文创作
-
作者:喻进芳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 散文 散文 诗歌 诗歌 影响 影响
-
描述:形成与北宋中期的儒学复古主义运动的关系。第二章阐述曾巩对“道”的理解和“道”对曾巩的影响。作为一名醇儒,曾巩对道的理解有着独特之处,曾巩的道偏重于心性修养,他认为一个人只要能“尽性”就能达到“诚
-
曾巩的道统思想与文统观对其创作的影响
-
作者:李金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道统论 道统论 文统观 文统观 经世致作 经世致作 简古 简古 自然平易 自然平易
-
描述:曾巩作品之所以有生命力及生命力的具体表现加以阐述。首先醇正儒家思想是其作品生命力的根源,这上点表现的尤为突出是他的道统观,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文统观又成为曾巩自己文学创作和评判他人作品的标准。相对宋代
-
论曾巩的儒学思想和散文创作——以与儒家经典的关系为中心
-
作者:闫树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儒学思想 儒学思想 散文 散文
-
描述:明儒家经典,论治道必本于正心诚意,论礼乐必本于人之性情,论学必本于务内,论制度必本于三代之法。 在论证过程中,本文首先从宏观的时代背景入手,以为宋儒(石介、欧阳修、曾巩)回向三代的政治设想
-
张九成《孟子传》研究
-
作者:于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九成 《孟子传》 孟学思想 王安石
-
描述:的奋发有为,也有谪居的著述之乐。张九成一生著作颇丰,其孟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作的《孟子传》、《孟子拾遗》及其它学术著述之中。这些著作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以张九成倾十数年之力写作的《孟子传
-
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
-
作者:朱天曙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亮工 明末清初 文人圈 《印人传》 印学思想
-
描述:系统研究。在对周亮工其人讨论的基础上,着力研究其所著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录印人活动的著作——《印人传》。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讨论明末清初文人印章活动的兴盛和周亮工《赖古堂印谱》编选的关系,进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