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曾巩的儒学思想和散文创作——以与儒家经典的关系为中心
作者:闫树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儒学思想  儒学思想  散文  散文 
描述:明儒家经典,论治道必本于正心诚意,论礼乐必本于人之性情,论必本于务内,论制度必本于三代之法。 在论证过程中,本文首先从宏观的时代背景入手,以为宋儒(石介、欧阳修、曾巩)回向三代的政治设想
瑞清艺术生涯初探
作者:牛赫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瑞清  瑞清  清末民初  清末民初  艺术生涯  艺术生涯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描述:现代书法史上地位等几个方面做一个系统的梳理,但求达到对瑞清艺术特色的深层次理解。
浩哲与白先勇乡愁小说比较研究
作者:洪娜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浩哲与白先勇乡愁小说比较研究
清末民初大变局中的瑞清
作者:杨树明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清末民初  瑞清  瑞清  前清遗老  前清遗老 
描述:致力于教育,采用西方的教育体制,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中体西用”观念的彻底执行者,是新式师范的创立者,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教育家。易朝后瑞清不与新朝合作,归上海鬻书。在这段时间,他的书名大振
秉礼《韦庐诗集》校注
作者:赵志方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秉礼  秉礼  《韦庐诗集》  《韦庐诗集》  宪乔  宪乔  隐士  隐士 
描述:等整理工作,另一方面对秉礼的思想构成、精神追求以及对他的诗歌从内容意旨到艺术表现进行全方位地深入研究,以期在较为详尽的文本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对秉礼诗歌成就的公允评价,并通过对其诗歌得与失的分析作出
关联理论视域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汪榕培英译《邯郸》为例
作者:吴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联理论  文化负载词  《邯郸  最佳关联  翻译方法 
描述:的明示推理过程,有三方参与,包括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成功的翻译是在在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获得最佳关联。 《邯郸》在汤显祖“临川四梦”中位居第二,地位仅次于《牡丹亭》。通过卢生的黄粱一梦
从理论到实践:论元大都的城市规划与《周礼·考工》之间的关联
作者:马樱滨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大都  城市规划  《周礼·考工  古都文化  刘秉忠  元代儒学 
描述:从理论到实践:论元大都的城市规划与《周礼·考工》之间的关联
从理念到实践:论元大都的城市规划与《周礼·考工》之间的关联
作者:马樱滨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大都  城市规划  《周礼·考工  刘秉忠  元代儒学 
描述:才是最为遵循《周礼·考工》的城市。为什么此前朝代建立的城池没有如此接近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周礼》的规制,而作为北方少数民族的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却做到了呢?其主要设计者刘秉忠是在怎样的时代及学术背景下
宗瀛《小庐诗存》校注
作者:刘晖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道咸时期  道咸时期  杉湖十子  杉湖十子  宗瀛  宗瀛  小庐诗存  小庐诗存  校注  校注 
描述:的诗歌创作。并在此基础上,对宗瀛的生平思想、文艺观及《小庐诗存》的内容意旨到艺术特色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希望今人能对宗瀛及其诗歌有全面的了解,并对其文学成就作出公允的评介。
从“骨力强劲”到“强其骨”的衍生:瑞清对潘天寿绘画的影响
作者:王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瑞清  瑞清  潘天寿  潘天寿  篆隶精神  篆隶精神  骨力强劲  骨力强劲  强其骨  强其骨  高雅古拙  高雅古拙 
描述:艺术遗产提供了参考,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学习。本文将尝试性的运用比较的方式对潘天寿和瑞清的绘画艺术进行分析。在比较二者之间作品是本文最主要的环节,通过分析二者绘画作品中所表现出了艺术思想和绘画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