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庐陵学案》研究
-
作者:方南波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庐陵学案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
描述:
本文选取《庐陵学案》为个案,进行学术思想的研究。首先在对宋学兴起作了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欧阳修的学术思想。接着由点到线,以王安石之新学与苏轼之蜀学为核心,探讨了庐陵学术的发展与创新
-
北宋新学学派研究
-
作者:耿纪平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文学 新学 王安石
-
描述:北宋新学学派研究
-
熙宁兴学研究
-
作者:吴小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熙宁兴学 熙丰变法 中国古代教育
-
描述:北宋中期,在王安石主导和宋神宗支持下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兴学运动,史称“熙宁兴学”。这一次兴学运动在熙丰变法时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同时,它在教育制度上作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不仅对当时的社会
-
论王荆公体
-
作者:张锡龙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代 王安石 诗歌 风格 荆公体
-
描述:予肯定。建国以来,王安石诗歌作品更加受到重视,研究者更是络绎不绝,研究成果甚丰,对王安石诗歌艺术特色有了深刻而准确的把握。 笔者认为,对于王安石这样一位诗坛巨擘来讲,当前的研究
-
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司马光政治哲学研究
-
作者:尹佳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司马光 政治哲学 儒家 《资治通鉴》 王安石
-
描述:,在熙宁以前就已经形成了对旧体制进行改革的想法。但他不赞成激烈的变法,而是主张渐进式的因革损益,在肯定宋初体制的前提下进行除弊的工作。司马光与王安石的政治分歧,不是两条根本路线之间的对立,而是儒家阵营
-
荆公新学新探
-
作者:熊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哲学思想 儒学 经学 道统
-
描述:如何解决儒学困顿、佛道相继崛起问题,并应对三足鼎立的新格局,这是唐宋以来儒家所必须面对且致力于解决的时代难题。由于各种原因,唐代韩愈李翱等人虽然率先唱扬儒家道德,主张复兴儒学,批评佛道,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不过却也为宋明道学思潮的形成与发展指明... >> 详细
-
荆公易学思想研究
-
作者:周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易》学思想 君臣 君子 崇德权时
-
描述:、《上皇帝万言书》、《禄隐》、《秦始皇》等诗文书信中则散见上百条之多的《易》论。这些单篇文章及散见之《易》论与《易解》这一主体共同构成了王安石《易》学思想的体系。 本文首先对王安石的《易》学著述
-
北宋蔡卞政治活动研究
-
作者:黎陈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蔡卞 王安石 蔡京 神宗实录 哲宗“绍述”
-
描述:毕生政治活动深受其早期学术背景及家庭环境的影响。由于岳父兼老师王安石对蔡卞的一生政治活动的影响最为深远,因此在讨论蔡卞的的成长经历时,把他与王安石之间的关系重点探讨了。 文章中论述了蔡卞在从政过程中
-
北宋士大夫词研究
-
作者:马里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词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
描述:“词史考微”,重新建构出北宋士大夫词的发展历程亦即“盛宋词史”,约分为确立、极盛与衰退三个时期:以欧阳修景祐元年(1031)离开洛阳入汴京作为盛宋词史的起点。经过嘉祐年间(1056~1063)以王安石
-
杨时批判新法新学研究
-
作者:康东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杨时 批判 王安石 新法 新学
-
描述:”、 保甲法是“重困于民”、科举制度改革给文人带来的是“不知所止”。 第三章将考察杨时对新学思想的批判。杨时反对王安石将“义”、“利”混淆的理财思想,指出王安石的理财思想是重“利”轻“义”,是纯粹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