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北宋士大夫词研究
作者:马里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词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描述:“词史考微”,重新建构出北宋士大夫词的发展历程亦即“盛宋词史”,约分为确立、极盛与衰退三个时期:以欧阳修景祐元年(1031)离开洛阳入汴京作为盛宋词史的起点。经过嘉祐年间(1056~1063)以王安石
杨时批判新法新学研究
作者:康东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杨时  批判  王安石  新法  新学 
描述:”、 保甲法是“重困于民”、科举制度改革给文人带来的是“不知所止”。 第三章将考察杨时对新学思想的批判。杨时反对王安石将“义”、“利”混淆的理财思想,指出王安石的理财思想是重“利”轻“义”,是纯粹为“利
两宋孟学研究
作者:周淑萍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孟子  孟学  王安石  张载  朱熹 
描述:说无验,孟子仁政说迂阔,孟子辟异端失于苛责;但是非孟的的方式和动机则各不相同,李觏非孟是出于自由的学术批评,司马光非孟则主要是针对王安石变法而发,在学术之争中羼杂进政治意气;叶适批孟则是借批孟进而批朱
开源与节流
作者:马玉臣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  宋神宗  王安石  开源与节流  熙丰时期 
描述:开源与节流
《诗经新义》研究
作者:张洁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诗经新义》  基本框架  《诗序》  诗学价值观 
描述:努力揭示出《诗经新义》的内在体例与诗学价值观,并从中挖掘出《诗义》对宋代的深刻影响,因此,命名为《<诗经新义>研究》。通过对《诗经新义》训释特点和训释体例的研究,尝试将蕴涵其中的王安石
荆公学派老子思想探微
作者:刘湘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荆公学派  王安石  老子思想  援老入儒  影响 
描述:环境、儒释道融合的时代思潮、儒学振兴的现实要求。并总结出荆公学派老子思想的两个主要特点:援老入儒以复兴儒学、经世致用为变法服务。同时介绍了荆公学派老子思想与新学的关系。第二章论述了王安石老子思想
北宋前中叶财政体制的变迁:以王安石的财政改革为中心
作者:李义琼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财政制度  财政制度  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  募兵制度  募兵制度  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 
描述:和政府职能的变化的客观要求,即北宋前中叶不断加强的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要求财政上相应出现日益增强的君主控制和中央集权趋势。第四章分析北宋中叶王安石的财政改革,正是上述财政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的结果。王安石
北宋前期市场管理制度研究:以王安石市易法为中心
作者:刘萍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  市场管理制度  市易法 
描述:化和市易法的废止,指出市易法实际上是政府垄断,对经济的发展有害无益;第五部分从市易法与王安石变法的关系、市易法推行中的利益冲突、市易法的历史价值的角度论述了如何看待王安石的市易法。最后文章试图
北宋士大夫阶层对城市园林兴废的作用:以苏轼、王安石整治西湖
作者:王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北宋士大夫阶层对城市园林兴废的作用:以苏轼、王安石整治西湖
“至诚恻怛”与“任理无情”:王安石政治哲学思想的内在张力
作者:郭萍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至诚恻怛  至诚恻怛  任理无情  任理无情  政治哲学  政治哲学  张力  张力 
描述:巨大的张力。王安石以兼取儒道的立场提出其政治理论,并最终以自然天道作为最高宪纲,这虽遭到理学家的批判,但也为理学发展提供了一个思想背景,且对后世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成为宋学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