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公新学新探
-
作者:熊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哲学思想 儒学 经学 道统
-
描述:如何解决儒学困顿、佛道相继崛起问题,并应对三足鼎立的新格局,这是唐宋以来儒家所必须面对且致力于解决的时代难题。由于各种原因,唐代韩愈李翱等人虽然率先唱扬儒家道德,主张复兴儒学,批评佛道,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不过却也为宋明道学思潮的形成与发展指明... >> 详细
-
荆公易学思想研究
-
作者:周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易》学思想 君臣 君子 崇德权时
-
描述:等。最后,在宋代《易》学思想体系中对王安石的《易》学思想有一恰当的评估与定位。本文的结论认为,王安石治《易》属义理派,他本着“崇德义与权时变”的思想,致力于《易》学的研究,他倾向于庆历以来《易》学的“明体达
-
北宋蔡卞政治活动研究
-
作者:黎陈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蔡卞 王安石 蔡京 神宗实录 哲宗“绍述”
-
描述:毕生政治活动深受其早期学术背景及家庭环境的影响。由于岳父兼老师王安石对蔡卞的一生政治活动的影响最为深远,因此在讨论蔡卞的的成长经历时,把他与王安石之间的关系重点探讨了。 文章中论述了蔡卞在从政过程中
-
北宋士大夫词研究
-
作者:马里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词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
描述:“词史考微”,重新建构出北宋士大夫词的发展历程亦即“盛宋词史”,约分为确立、极盛与衰退三个时期:以欧阳修景祐元年(1031)离开洛阳入汴京作为盛宋词史的起点。经过嘉祐年间(1056~1063)以王安石
-
杨时批判新法新学研究
-
作者:康东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杨时 批判 王安石 新法 新学
-
描述:”、 保甲法是“重困于民”、科举制度改革给文人带来的是“不知所止”。 第三章将考察杨时对新学思想的批判。杨时反对王安石将“义”、“利”混淆的理财思想,指出王安石的理财思想是重“利”轻“义”,是纯粹为“利
-
两宋孟学研究
-
作者:周淑萍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孟子 孟学 王安石 张载 朱熹
-
描述:宋时期孟子的升格运动中,有四种力量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这就是柳开、宋初三先生为代表等宋初学人、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学家、程朱为代表的理学家、宋代帝王。宋初学人紧承韩愈进一步肯定了孟子道统传人的地位,理学家
-
开源与节流
-
作者:马玉臣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 宋神宗 王安石 开源与节流 熙丰时期
-
描述:开源与节流
-
《诗经新义》研究
-
作者:张洁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诗经新义》 基本框架 《诗序》 诗学价值观
-
描述:努力揭示出《诗经新义》的内在体例与诗学价值观,并从中挖掘出《诗义》对宋代的深刻影响,因此,命名为《<诗经新义>研究》。通过对《诗经新义》训释特点和训释体例的研究,尝试将蕴涵其中的王安石
-
荆公学派老子思想探微
-
作者:刘湘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荆公学派 王安石 老子思想 援老入儒 影响
-
描述:环境、儒释道融合的时代思潮、儒学振兴的现实要求。并总结出荆公学派老子思想的两个主要特点:援老入儒以复兴儒学、经世致用为变法服务。同时介绍了荆公学派老子思想与新学的关系。第二章论述了王安石老子思想
-
「志於便民」:北宋熙宁至元佑时期的民情与朝议攻防(1069
-
作者:童永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熙宁变法 民本思想 民情
-
描述:份,並指出即便雙方有開源、節流的差異,但都有意將國用與民生等而觀之,並試圖達到益國便民。雙方都認為對方的理論有缺陷,王安石面對嚴厲攻擊,則一方面指出政策服膺義理,並且真正重視百姓。第二章討論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