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王安石散文创作中的思维类型
-
作者:李小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散文 王安石散文 政治思维 政治思维 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
-
描述:。王安石散文注重细节描写,塑造了许多生动可感的形象,体现了形象思维的可感性特点。王文在艺术形象中寄托感慨,蕴含哲理,从个别具体的事件和人物中提炼出事物普遍本质的特征,体现了形象思维显质性特点。王安石
-
王安石詩中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潘文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詩 女性形象
-
描述:文獻進行簡要探討,以澄清本文撰寫的公正立場。第二章:從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兩方面,探討王安石敘寫女性形象的文學特質與依據;分別將王安石詩中的女性形象析分為傳統文學中的女性形象,以及王安石身邊現實中
-
关于汤显祖戏剧作品中“梦”和“情”的表现
-
作者:轮田由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关于汤显祖戏剧作品中“梦”和“情”的表现
-
梦境中的“死亡精神”与“生命意识”
-
作者:徐海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梦剧 比较研究 斯特林堡与汤显祖
-
描述:,等。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受这种特定主题制约和调节的形式因素,解析了二者的关系,力图阐明梦剧艺术的特质和其中蕴含的人性反思,大略涵盖梦幻与现实,梦的荒谬表象与理性内核,以及梦景意象的寓意与哲理化的戏剧结构。由于直接参考资料的匮乏,本文个性化的思考不可避免地接受了某些通行的批评精神,借鉴了常见的理论方法,如精神分析学说,原型说和神话批评,结构主义原则,女权主义理论,亚里士多德诗学,黑格尔悲剧论,具有存在主义气息的死本能概念及荒谬感,等等,加之院校派文学概论所提供的批评模式,其中也不乏马克思社会学批评和历史批评的基本语汇。
-
汤显祖剧作中政坛人物形象研究
-
作者:杨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政坛 人物形象 现实政治 传奇作品 作家作品 研究对象 塑造 男性形象 独特之处 创作时间 政治态度 理解 文学价值 社会政治 临川四梦 历史价值 分析作品 独立个体 东林党人
-
描述:汤显祖剧作中政坛人物形象研究
-
从对《牡丹亭》中“初出自语”的语类结构潜势分析看语类中的必
-
作者:康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初出自语 语类结构潜势
-
描述:主要途径时,在语类结构潜势中的必要成分标志了此类语篇必须包含的意义成分。换句话说,一定语类结构潜势中的必要成分表达了由其描述语类所处的语境配置决定的必要意义。 本文作者对修改的哈桑理论中
-
从理论到实践:论元大都的城市规划与《周礼·考工记》之间的关联
-
作者:马樱滨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大都 城市规划 《周礼·考工记》 古都文化 刘秉忠 元代儒学
-
描述:从理论到实践:论元大都的城市规划与《周礼·考工记》之间的关联
-
注释书中名物词训诂方法的历史演变——以《周礼》郑玄注、贾公
-
作者:张学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代汉语 名物训诂 《周礼》
-
描述:公彦倾向于只从语义这一点上切入;3)孙诒让擅长以古证古与参校求诂。文章还描述...
-
从理念到实践:论元大都的城市规划与《周礼·考工记》之间的关联
-
作者:马樱滨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大都 城市规划 《周礼·考工记》 刘秉忠 元代儒学
-
描述:才是最为遵循《周礼·考工记》的城市。为什么此前朝代建立的城池没有如此接近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周礼》的规制,而作为北方少数民族的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却做到了呢?其主要设计者刘秉忠是在怎样的时代及学术背景下
-
《牡丹亭》伯奇译本与汪译本中隐喻的对比研究
-
作者:高韵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隐喻 翻译 翻译策略 《牡丹事》
-
描述:其隐喻翻译更是难以找到定量翻译研究的先例。 本文基于纽马克对隐喻翻译的分类方法对《牡丹亭》中伯奇译本和汪译本的隐喻翻译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建立平行语料库,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对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