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个性化唱词的英译研究
作者:任延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个性化  唱词  英译 
描述:有个性化的唱词。《牡丹亭》的主要故事情节集中在了剧中的四个主要人物身上,而他们也正是个性特征最为明显的人物形象。本文的主体部分即分四章来分析译文中对于各个人物个性化唱词的翻译。第一章写杜丽娘唱词中的“美”。她的“美”表现在三个方面:意象美,典故美,节奏美。翻译中应当通过对其中意象的展现及意象之间的有效组合来体现其意象美;典故美也要在译文中呈现出典故并在必要时可向译语寻求相应的表达方式;节奏美则重在突出节奏上的美感以体现其感染力,而不是偏重于过多细节的翻译。第二章写男主人公柳梦梅唱词中的“智”。他的“智”分别表现为遣词用字,典故古语的活用和譬喻。遣词用字的翻译应当着重突出重点字词的巧妙运用并适当地进行变换;翻译诗词典故的活用则要突出典故古语与其言辞的互相渗透;譬喻则应在译文中将本体喻体明白地展现给译文读者。第三章写丫鬟春香唱词中的“俏”。她的“俏”体现为对话中的谐音和环环相扣、打油诗以及词语对应。谐音的翻译应当选取“和而不同”的词语来表现;环环相扣则要求译文的上下文之间互相衔接;打油诗的翻译重在形式及词语的通俗性;翻译词语对应时则要呈现出相互对应的词语并保证语义畅通。第四章写私塾先生陈最良“迂”。他的“迂”主要表现为他的自嘲,思想僵化和牵强附会。自嘲的译文应当诠释出其自嘲的语义;思想僵化的翻译可以运用不同的句法结构来体现;牵强附会则要求翻译时要重点运用形式相似但语义差异较大的词语诠释。只有将人物个性化的唱词在译文中予以展现,才能为译文读者提供与原文表达效果相似的译文,从而使译文读者感受到《牡丹亭》的艺术魅力。
许渊冲、许明英译《牡丹亭》分析:从翻译美学的角度
作者:李怡凡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英译  翻译美学  审美价值 
描述:作为评判依据,一为证实许氏译论确实适用于戏曲翻译,二则检验译文是否能达到译者的审美理想。作者借鉴许氏译论中的三美论,从声音,意象等方面对许氏英译《牡丹亭》中的美学要素进行了分析。本文通过对《牡丹亭》原文及许
从翻译美学的视角看白之《牡丹亭》唱词英译美的再现
作者:吴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唱词  《牡丹亭》唱词  英译  英译  美的再现  美的再现  翻译美学  翻译美学 
描述:亦可称为曲文),属于诗歌的范畴,极富情趣,是极美的文学语言。本文以中国当代翻译美学为理论依据,对白之教授的《牡丹亭》唱词英译中美的再现进行尝试性的研究。翻译美学植根于中国本土,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探讨美学对译学的意义。从美学的角度而言,翻译是对原作美学价值的再现。文学作品中独特的美学特质决定了翻译美学是研究文学作品中的美及其译文中美的再现极其重要的领域。笔者认为,运用美学理论来探索文学翻译,意义深远。尤其对于《牡丹亭》唱词这一极美的文学语言进行分析和研究,翻译美学提供了合适的视角,因为中国古典戏曲文学的本质是审美。原文中的美通过哪些审美品质表现出来,译者如何展现原文中审美品质,使译入语读者充分感受唱词中的美,为本文的研究目标。简而言之,寻找原文的美,挖掘出译文如何再现原文的美为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