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周亮工的艺术交往与收藏
作者:董博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亮工  周亮工  艺术交往  艺术交往  收藏  收藏 
描述:变化,艺术交往与其官宦生涯是密不可分的;次章来谈周亮工的收藏,他的收藏是与他的艺术交往有着密切联系,也可说其次章是首章的一个再续;末章总结性的谈周亮工在其一生交往的过程中在绘画审美上的变化,以及在品评绘事之上的艺术见解,这是与其交往收藏密不可分的。 周亮工处于民族更迭的时代,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他出仕清朝,虽世人对其褒贬不一,但笔者认为他的出仕为他追求艺术提供了可能,政治生涯与艺术生涯交相呼应,这也是本文要阐明的论点。因此通过研究他广泛的交友圈,亦可对当时书画世界窥其一斑,亦可洞知其时代之审美思辩,艺术思潮。
周亮工年谱
作者:孟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亮工  周亮工  年谱  年谱  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 
描述:有政声。曾经舍命抗清,终又俯首降清;所至士民爱戴,却又两度见劾,两陷囹圄。明末清初动荡的时代,成就了周亮工谜一样的人生。周亮工好读书,喜诗文,虽干陬囹圄,未尝一日废吟咏。诗文而外,雅好书画、印章,收藏甚富。善书,能画,间亦好为拆字家言,决人休咎,每多奇中。性喜与士接,遇有一艺一能一技之长者,奖掖之唯恐不及,生平为贫士刻集无数。著述甚夥:诗文力矫晚明浮靡轻佻之风,苍凉悲慨,颇具时代气息;杂著多种,或记遗闻旧事,或记画人、印人行迹,或记宦地风土物产、风俗人情,史料价值甚大;编纂之作又有多种,文选、尺牍选、画册、印谱,当日文坛、画坛、篆刻界之态势,尽现其中。二臣心事,一生艰险:曾经荣耀辉煌,亦曾濒临绝境;曾经意气风发,终归心灰意冷。“五十九岁,……一夕慷慨太息,尽取生平著作与板行者尽毁之”(《旧谱》),亮工晚年显...
周亮工的诗歌研究
作者:魏瑾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亮工  心迹与行迹  诗歌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描述:与情感来源的内外因素。周亮工经历明清鼎革时期翻天覆地的朝代变迁,由明入清,并在新朝波谲云诡的政治统治下承受着悲痛的人生境遇。其一生仕途颠荡,屡踬屡起,三仕三已间几乎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周亮工前明任职潍县,并于清军入主中原时,组织领导“潍县保卫战”,抵御了清军的攻略。明朝覆亡,仕罢。后主动降服清朝,入清为官。闽南为宦八年间以文人建武功,以书生领兵事,功绩显著,在擢升之势态中遭始料不及的弹劾,仕遂罢且入狱六年,几死,幸遇赦得释。康熙二年(1663),受召出仕,宦途平顺之际命运重蹈覆辙,再次遭劾,被革职逮问。结难之际于一夕慷慨叹息,做出尽焚平生著作的惊世骇俗之举。终获赦,晚年往游吴越间。其一波三折,跌宕坎壈的人生经历于其内心处烙下凌乱而深邃印迹。第二章介绍周亮工的交游。周亮工一生交游广泛,为人笃挚于朋友,在其升沉起伏的人生道路上,结识到许多身份、性格各异的人士。在与这些人的交往过程中,他们或是曾对周亮工内心产生某种触动,左右了他的想法,或是成为周亮工一路走来同甘共苦过的扶撑力量。通过这些人对其的评价和态度也可窥知周亮工其人与他的某些心绪以及他所具有的影响,最终体现的是像周亮工这类的汉族士子在清初满族统治下的生存状况。第三章解析周亮工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周亮工戎马案牍之暇,不辍吟咏,其诗歌浸润与流动着他的心血。其个人咏怀诗,渗透着现实遭际的纹理,承载着内心的悸动,流露出他内心丰富复杂幽微的情感,同时也刻入了那段历史的印迹。赠答酬唱诗,个中无虚与委蛇,应酬敷衍的浅率,多具深情厚谊的真况味。咏物写景诗,或托物言志,寄情于景,或描摹物态,穷形尽相。战争诗,反映出明末清初战争动乱的历史境况与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题画诗,是周亮工画艺与诗歌艺术结合的展现。第四章论述周亮工诗歌作品的艺术特色。周亮工推崇与重视性情,其诗歌感情浓重,一往而情深,因之可歌可泣。语言锤炼,结构章法抑扬顿挫,体现其锻字熔句,巧于构思的诗学功底。诗风则不拘一格,力求多样。
周亮工《读画录》及其画事研究
作者:郭奕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亮工  《读画录》  画评 
描述:为鉴藏家、画评家的周亮工的完整形象,并总结出周亮工的画评特点与审美倾向。
明末清初祥符周氏家族文学活动研究
作者:孙萍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氏家族  文学活动  周亮工  周在浚 
描述:进一步分析该家族的文坛地位。本文第一章“祥符周氏家族总论”论述了周氏家族四代文人概况,考证了周文玮的生年及周庭槐迁徙南京的时间,并对其家学传统加以考论;第二章“周氏家族文学活动考述”为本文主体,研究周氏家族的文学活动,包括著书、刻书活动、雅集活动、交游活动、鉴赏活动、收藏活动;第三章“周氏家族文学活动评述”论述了周氏家族文学活动的行为动机及其独特的文学品味,最后论述周氏家族的文坛贡献并对周亮工进行了再评价。
清初士大夫群体的心态诠释
作者:曹斌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亮工  遗民  焚书 
描述:题。另外,通过对亮工晚年焚毁自己生平大部分著作这一行为的解析,来揭示时代变迁在历史人物心理上产生的影响。该文把周亮工的活动纳入到明清之际社会的大变革中,考察士大夫群体对社会变革的不同反映,从而对周亮工的心理状态作出较为实际的解读。
清初士大夫群体的心态诠释——以周亮工为个案
作者:曹斌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亮工  周亮工  遗民  遗民  焚书  焚书  明清之际  明清之际  社会变革  社会变革 
描述:题。另外,通过对亮工晚年焚毁自己生平大部分著作这一行为的解析,来揭示时代变迁在历史人物心理上产生的影响。该文把周亮工的活动纳入到明清之际社会的大变革中,考察士大夫群体对社会变革的不同反映,从而对周亮工的心理状态作出较为实际的解读。
周亮工及其诗歌研究
作者:郭羽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亮工  家世生平  文化事迹  诗歌唱酬与文学聚会  诗歌创作 
描述:曾用过的两个别名及两次下狱始末进行了重点考察。本文第二章为周亮工著作考述,介绍了他的十八本诗集与十四本文集的大致情况。本文第三章侧重于周亮工的文化事迹考述。本章以周亮工文化人的身份立论,介绍了周亮工在书、画、印章、墨、藏书、刻书方面的贡献。本文第四章研究的重点是周亮工的诗歌唱酬与文学聚会。这部分考察了周亮工在他一生之中最重要的四个地方:扬州、福建、青州、南京,主持文坛风雅的情况。本文第五章是周亮工诗歌创作研究。首先,对周亮工文艺观中最有特色之处进行了论述。其次,在周亮工诗学观点的关照下,考察了其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周亮工生平思想及其散文创作研究
作者:平志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亮工  生平  贰臣心态  学术思想  散文创作 
描述:合明清易代之际的时代背景,重在考辨周亮工由明入清,入仕新朝的原因,与先后三次入狱的始末缘由。第二章,在前章生平考证基础上,发掘、分析这些经历遭遇对周亮工人格心态造成的巨大影响。主要围绕清初贰臣的人生遭遇与亮工复杂的贰臣心态展开论述,以周亮工作为个案,认识其时文人的实际生存思想状况。第三章意在探究其学术取向、成绩,与对当时、后世学人的深远影响。注意将周亮工融入明清之际社会学术思潮大背景中,分析其学术价值,肯定其学术地位。第四章以其小品文、传记文创作为研究内容。对其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小品文、传记文思想取材与艺术特色,进行分析赏鉴,并与其他作家的比较中,指出其为文特质,突出其文作具有的独特文化个性。文后另有附录,其中,附录一为《著作述略》,对周亮工著述及流传情况加...
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
作者:朱天曙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亮工  明末清初  文人圈  《印人传》  印学思想 
描述:论其在明末清初历史舞台的活动;又通过周亮工与北方、金陵、扬州、浙江、闽地等地文人圈的关系,揭示其广泛的文人交游与艺术活动的互动。文章还从思想行为、著作情况、师碑风气下的书法艺术等方面对周亮工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对周亮工其人讨论的基础上,着力研究其所著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录印人活动的著作——《印人传》。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讨论明末清初文人印章活动的兴盛和周亮工《赖古堂印谱》编选的关系,进而对《印人传》的成书过程、版本流传和与《读画录》比较,揭示这一时期的文化风气与《印人传》成书的关联。第二,对《印人传》一书的编辑思想进行研究,一方面,比较分析钱谦益《吾炙集》、王渔洋《感旧集》和《印人传》写作动机的关系和清初选诗写传风气对《印人传》写作体例的影响,指出《印人传》的写作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感旧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