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薮》的诗学思想研究
-
作者:周效柱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诗学思想 《诗薮》 文化语境
-
描述:古代诗歌发展和明代复古诗学进行了总结,其所涉及的观点、方法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古代诗歌的体系和思路,对文学批评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本论文着重揭示《诗薮》诗学思想的理论体系及其特质,分析其在明代及其整个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成就和作用。 本论文分导论、正文和附录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论,简述胡应麟及其《诗薮》,概述前人和当今学者研究《诗薮》的情况,分析其得失,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主要观点、研究意义、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为正文,共五章。 第一章介绍胡应麟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诗薮》生成的诗学文化语境,揭示胡应麟与王世贞兄弟等人交谊的史实,以纠正前人研究中存在的偏颇之处,指出明代文学复古运动和王世贞兄弟等人对《诗薮》诗学思想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阐释《诗薮》对《艺苑卮言》的继承与突破。 第二章探讨《诗薮》的辨体思想,即《诗薮》的辨体论。辨体论是《诗薮》诗学思想的基石和核心,《诗薮》提出以“本色”辨体,以诗体为对象并根据各诗体的发展,归纳、总结出了古体和近体两种诗歌审美标准,并将之用来辨析各体诗歌。 第三章研究《诗薮》的诗歌发展观。胡应麟在《诗薮》中将“古”和“雅”作为评判诗歌发展的标准,认为后世的诗歌发展偏离了正轨,得出“体以代变”,“格以代降”的结论。他认为气运的推移是诗歌发展变化的最基本的外在因素,提出气运升降相倚、文学随之盛衰相间的论断。 第四章考察《诗薮》的诗学审美论。《诗薮》的诗学理论具有格调论向神韵论过渡的色彩,《诗薮》既重视“体格声调”又提倡“兴象风神”,认为“格调”蕴涵着“神韵”,“神韵”体现着“格调”,体格声调和兴象风神是兼容共生的关系。胡应麟在坚守复古派格调理论的同时,力倡神韵,以神韵纠格调之偏,综合和发展了前人的理论,将艺术审美的外在形式“格调”和内部风格的“神韵”结合起来,建构一个较为完美的审美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法、悟、化”的创作论,将复古派重法和重悟的两种不同观点融于一体,并将之上升到“化”的至高境界,不仅在理论上完善了学诗的过程,而且对学诗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这既是对李梦阳、何景明“法、悟”之争的调和,也是对严羽“妙悟说”的继承和发展。 第五章讨论胡应麟及其《诗薮》的地位和影响。探讨《诗薮》在文学批评史上的意义和影响,并结合前人对胡应麟及其《诗薮》的评价,重新审视和认识胡应麟及其《诗薮》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最后是结语部分,对《诗薮》的诗学思想进行总结。指出《诗薮》不仅体现了作者较为完整的诗学思想,而且也显露出作者渊博的学识和精深的艺术功力。其诗学理论丰富系统,结构细密,体制完备,立论较公允。当然,《诗薮》亦有其不足。胡应麟对格调论作了较为充分的阐释,是格调论的集大成者,同时,其格调理论的缺陷也暴露无遗。但这并不能抹杀《诗薮》的诗学价值,我们将其置于当代视野进行透视,也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迪。
-
胡应麟《诗薮》论杜诗
-
作者:张若雅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胡应麟 《诗薮》 《诗薮》 杜诗 杜诗 格调说 格调说
-
描述:”品目的提出,以及前后七子对杜诗的不同意见三方面来论述胡应麟之前的杜诗观。在此基础上,引出胡应麟对杜诗的看法。发现其宗杜主要是在艺术审美的层面上展开,极少涉及政治教化及思想情操方面的内容。他将杜诗的特性以“大家”之说概括,强调了杜诗“集大成”的地位及雄浑壮阔的诗歌风貌。这些论述体现了胡应麟对杜诗的基本态度,明确了其独尊杜甫的立场。为以后的几章打下了基础,是为总论。第二章紧接第一章杜诗“大家”之辨,探讨胡应麟对杜诗“正变”的看法。在总结了前人对杜诗“正变”问题的论述之后,重点阐释了胡应麟对杜诗体调“正变”的认识。通过对胡应麟“辨体”批评的解释、杜诗“正变”观的阐发,以及他对杜诗不同诗体中所体现的“正变”关系的探讨,揭示出胡应麟对格调论者在杜诗“正变”关系问题上的修正意见。第三章是胡应麟及其...
-
论胡应麟的王维诗歌批评
-
作者:刘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胡应麟 《诗薮》 《诗薮》 王维诗歌 王维诗歌 前后七子 前后七子 王世贞 王世贞 末五子 末五子
-
描述:审美理论,以及“集大成”的明代诗歌发展方向。王维作为盛唐成就颇高的大诗人,胡应麟在《诗薮》中对王维诗歌展开了详尽的论述。在前代各家王维诗歌批评的基础上,胡应麟对七子内部王维诗歌的接受与明代中后期渐渐兴起的王维诗歌接受热潮进行了理论总结。他从王维诗歌的诗体成就、风格成就、盛唐各家比较以及在诗歌史的后世传承等角度展开论述,认为王维是各种诗体皆工,诗歌风格以清淡为宗,禅味颇浓,是盛唐诗歌的名家,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影响颇大。胡应麟的诗学是针对明代中后期诗坛出现的七子后学与公安后学诗歌创作的失败提出来的,他的王维诗歌批评是对当时王维诗歌接受的总结,更是其对明代诗坛发展思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胡应麟的王维诗歌批评对七子诗学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是王维诗歌接受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系统化、理论化的总结,对此后的陆时雍、许学夷、王士祯、沈德潜等人的王维诗歌批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