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郑玄《周礼注》词义训释研究
作者:焦美卉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郑玄  《周礼注》  词义训释 
描述:成就。以往的学者对郑 玄注关注颇多,分别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研究《周礼注》,其中不乏对 其词义的关注,而对词义训释的研究并不深入。 本文将郑玄《周礼注》所释词义分为固定义和临时义,并按照词训、 语训和综合训释的形式将其分类,主要研究以下几项内容。一、对郑玄 《周礼注》的固定义进行简单梳理,并挖掘著作中以词训、语训和综合 训释方式训释固定义的不同特点。二、对郑玄《周礼注》的临时义进行 分类,并根据词训、语训和综合训释的不同特点对著作中临时义的词义 关系进行系联。三、总结郑玄《周礼注》词义训释的不足,指出郑玄在 训释中有误释词义和释义中充斥神学迷信思想现象,应以科学理性的态 度对待注释中的优与劣。四、简析郑玄《周礼注》的特点,将其特点分 为四个方面:注释用语准确精炼、训诂术语科学明了、表达角度多种多 样、注重对名物词的解释。 纵观全书,郑玄的《周礼注》在词义训释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从 中国训诂学的角度来讲,郑玄的《周礼注》是迄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周 礼》注本,郑玄对词义的训释为读者提供了方便,成为探求古代汉语词 汇的第一手资料。从词汇学的角度来讲,郑玄为《周礼》作注时阐发了 词语之间复杂多样的关系,可以为理清汉语词汇发展脉络、寻找适合汉 语实际的研究方法提供具体的语料。从辞书学角度来讲,郑玄在词义训 释过程中采取不同方式、通过多个角度对词的内涵进行说解,也为如何 准确释义、精炼释义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郑玄,《周礼注》,词义训释
《中原文献钩沉》(经部礼类)
作者:张君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原文献钩沉》  杜子春  历史文献学  《周礼注》 
描述:《经义考》卷一百二十一始予着录。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礼杜氏注》二卷,计一百八十九条。其《序》云:“观其於故书之字,正音通读,实此书之首功矣。康成注述其说而多所去取於其间。”《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今以郑注校读杜注,如《小宰》‘宫刑’及‘王宫’,凡‘宫’,郑并‘如字’,杜云:‘宫,皆当为官.’与上‘建邦’二字,及下‘官府六叙’、‘官府六属’诸文相贯。《太祝》‘振动’,郑云‘战栗变动之拜’,而杜读‘振’为振铎之振,‘动’为哀恸之恸,盖谓即《士虞礼》之拜。此胜於郑者也。《太卜》‘连山’,郑云‘似山出内气’,杜乃谓‘连山,宓戏’,则八卦画于宓戏,六十四卦重于神农,杜说为无据。《磬师》‘缦乐’,郑云:‘读为缦锦之缦,谓杂声之和乐者。’杜乃读为怠慢之慢,则慢声为大司乐所禁,磬师安容有此?此杜不如郑也。其他以《内宰》‘二事’为‘丝’、‘枲’之事,以《遂人》‘兴缈’之锄为助,极合经旨,郑无异说。”今次辑佚,以孙诣让《周礼正义》为底本,马氏辑本为参校本。考马本,《乡师》“共茅葙”、“巡其前后之屯”二条误入《小司徒》,今正。《大宗伯》“吉礼”杜注当於“书亦多为吉礼”止,“吉礼之别十有二”七字,当是郑玄语,《占人》注当於“龟也”止,“玄谓”以下当是郑玄语,《锺师》“凡乐事”注当於“《三夏》矣”止,“吕叔玉云”以下当是衍文,马氏阑入,今删。又漏辑《醢人》“豚拍”、《盐人》“苦盐”、《闾胥》“既比”、《稻人》“荡水”、《内史》“以方”、《圉师》“椹质”六条,《小宰》“七事”、《小宗伯》“卜葬兆”、《眡了》、《弓人》有漏辑之处,今补。又《轴人》“弧”字注,辑《释文》“杜音乌”,《腊人》“胖”字注,辑《集韵》“补绾切,杜子春读”等杜氏音。然汉人不作音,乃後儒依义作之。故今删。今从郑玄《注》中辑录一百九十五条,较马氏多辑六条,勒为六卷。
《周礼》复音词郑注研究
作者:李玉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复音词  郑玄  《周礼注》  复音词训释 
描述:究澄清了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复音词认识观念的错误认识,揭示了复音词注释区别于单音词注释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