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3)
报纸(19)
会议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7)
按年份分组
2014(15)
2012(8)
2007(1)
2006(1)
2000(1)
1999(1)
1996(1)
1987(2)
1957(2)
1956(3)
按来源分组
楚天都市报(1)
大兴安岭日报(1)
河北医药(1)
健康(1)
中国民政杂志(1)
文摘报(1)
中国青年报(1)
大众医学(1)
中华血液学杂志(1)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1)
结肠假性梗阻患者主动钾分泌被激活:分泌型腹泻的一种新的发病
作者:Van Dinter Jr. T.G Fuerst F.C Richardson C.T. J.S. Fordtran 陈云茹  来源: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结肠假性梗阻  发病机制  分泌型  乙状结肠  腹泻  钾离子浓度  激活  患者  等张性  主动 
描述:结肠假性梗阻患者主动钾分泌被激活:分泌型腹泻的一种新的发病
低危和中危-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T细胞数
作者:王化泉 于虹 江汇娟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数量  患者  中危  低危  外周血  滤泡  免疫细胞异常 
描述:,使之分化为产生抗体的细胞.Tfh细胞表面表达的关键细胞分子包括ICOS、CD40L和OX40,是Tfh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的重要辅助信号分子[2-3].为阐明Tfh在低危和中危-ⅠMDS患者发病机制
医患双方 应是朋友
作者:张金哲  来源:大众医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医患双方  医患矛盾  医院  医生  患者 
描述:医患矛盾是世界性的难题.不仅是我国独有或某个医院的个别问题。美国也是一样承受不了,所以奥巴马上台就搞医改.据说已经基本失败。
截瘫患者的福星
作者:习文华 陈硕芳  来源:中国民政杂志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截瘫患者  疗养院  截瘫病人  治疗褥疮  杨炳  住院治疗  家庭经济条件  难闻的气味  骨髓炎  治疗效果 
描述:截瘫患者的福星
胃病患者应注意什么
作者:王志  来源:健康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胃病患者  消化性溃疡  慢性胃炎  十二指肠炎  王益  烧灼感  辛辣调料  反酸  治疗溃疡病  基因素 
描述:北京王益间:胃病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什么?能否根治? 答:从医学角度来讲,常见的胃病有胃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炎、胃癌、胃神经官能症等。但人们常说的胃病一般指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主要症状可有上腹部
气胸患者52例的护理
作者:孙艳萍  来源:河北医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气胸患者  胸腔闭式引流  复张性肺水肿  皮下气肿  引流管通畅  水封管  胸膜腔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困难  胸腔穿刺 
描述:气胸患者52例的护理
一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
作者:王丽娟 张建平  来源:中国处方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治疗效果  出血患者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子宫收缩药物  孕产妇死亡  世界范围  低张性 
描述:产后出血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在产后出血的众多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所致者最为常见。
医学三字经浅说(三续)
作者:方药中  来源:江西中医药杂志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医文献  患者  徐春甫  现代医学  方剂  咳嗽  六味地黄丸  消耗性疾病  子宫内膜  病原 
描述: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是中医认为人体任何器官的过用,或动作的过极,皆可因劳致(?)。“虚”字归纳中医书中有关各方面的描述,大致是指机体生理调节代偿
中医对於結核病的一般認識及其处理方法
作者:方药中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医文献  患者  徐春甫  虚劳病  慢性消耗性疾病  全身症状  病理生理  现代医学  对症治疗  男子 
描述: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者亦为劳”“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衂,少腹满,此为劳
医学三字经浅说(十七续)
作者:方药中  来源:江西医药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医文献  患者  寄生虫  病理生理  症状  李中梓  消化系  病因  危亦林  人体 
描述:也,”由于胀满本身只是一个症状,许多疾病都可以便人发生胀满不适,因此其所包括有的疾病相当广泛,中医认为人体各个系统病变都可以发生胀满,李某十书谓:“五脏六腑,俱有胀满,”李中梓医宗必读亦谓:“按内经之论肿胀,五脏六腑靡不有之,”于此可见胀满症状包括范围之广。兹就中医在临床上对于本症状的一般认识,仍按病因、病理生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结合本书原文原注,简单系统介绍如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