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黑木耳的生产、经营经验
-
作者:崔成 来源:浙江食用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松甸镇 黑木耳 生产技术 经营经验
-
描述:溯到上世纪70年代,那时,林区采伐量很大,有大批的枝桠材和清林的剩余物,很多人开始用杆子种木耳,当年镇内第十八中学就办了一个木耳菌种厂,大家开始搞生料栽培木耳,每年都有几千立方米的栽培量。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木材采伐量逐年减少,白石山林业局为了林业的综合利用,又建立了一个中密度人造板厂,所有
-
黄松甸黑木耳产业的现状与展望
-
作者:唐玉琴 徐济责 来源:北方园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黑木耳 黄松甸 菌种 杂菌 吉林省蛟河市
-
描述:结合2005~2007年来的三下乡社会实践经验,阐述了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黑木耳发展的现状,并针对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旨在指导吉林省黑木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
中国黑木耳第一镇:蛟河市黄松旬镇
-
作者:暂无 来源:农村百事通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蛟河市 黄松 黑木耳 食用菌产业 中国 资源优势 黑龙江省 农民收入
-
描述:黑龙江省蛟河市黄松甸镇依托资源优势,把食用菌产业不断做大升级,发展成为富民第一大产业。全镇85%以上的村发展食用菌种植业、85%以上的农户从事食用菌种植业、农民收入的85%来源于食用菌产业。
-
刊中报
-
作者:暂无 来源:烹调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青玉米 厨师 荸荠淀粉 淀粉浆 淘米水 咖啡 红辣椒 黑木耳 凉开水
-
描述: 李瑞清年食螃蟹一百只 清代画家李瑞清是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的老师,有“李百蟹”之绰号,因其一生极嗜食蟹,每年必须吃够一百只螃蟹方能解馋,故得“李百蟹”之戏称。 某年金秋,硕大丰满的螃蟹已上市,李瑞清却苦于无钱财购买,便回府画一幅“百蟹图”。墨采湛然,
-
生活调色板
-
作者:暂无 来源:新疆林业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电源插头 太阳大爆发 电话机 食物中毒 放射性物质 柳宗元 体内污染 收录机 黑木耳 王安石
-
描述:生活调色板
-
水磨年糕三吃
-
作者:汪国钧 来源:上海调味品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年糕 水磨 历史悠久 黑木耳 汪国钧 黑芝麻 商品供应 成品图 《周礼 北平
-
描述:年年糕。”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徵》引《民社北平指南》:“北平俗尚,谓元旦为‘大年初一’。…并食年糕(糯米为之)取年年高
-
蛟河市:走基层 送服务 助大学生创业
-
作者:蛟仁 来源:劳动保障世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 食用菌 黑木耳 蛟河 吉林省 大市场 高校毕业生 创业园 生物科技 黄松
-
描述:用菌创业园区是以黄松甸镇政府为主导
-
小“秋耳”挣大钱
-
作者:暂无 来源:农家科技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部山区 蛟河市 黑木耳 消费者 吉林省 无霜期 黄松 采摘
-
描述:在市场上,有一种“秋耳”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秋耳”由于在秋季采摘,肉片厚,弹性好,品质上乘。记者经过了解,这种受欢迎的木耳产自于吉林省东部山区——蛟河市的黄松甸镇。黄松甸镇位于素有“中国黑木耳之乡
-
“小木耳”做成大品牌
-
作者:毕玮琳 来源:农村科学实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黑木耳 食用菌加工 黄松 品牌知名度 两条腿 基地 国家级 蛟河 产业园区 培育
-
描述:蛟河市黄松甸镇是著名的"中国黑木耳之乡",但在产业培育初期,当地人靠的却是一副肩膀两条腿,背着木耳找市场,而今黄松甸依托万亩基地的
-
蛟河市黄松甸镇黑木耳产业发展研究
-
作者:张雪 来源:当代生态农业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黑木耳产业 黄松甸镇 黄松甸
-
描述:不高、组织程度低,缺乏统宏观调控等问题。黄松甸镇黑木耳产业应强化科研推广、打造标准化样板,推广标准化种植、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培养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