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与翻译——读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随想
-
作者:张政 来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 文化 翻译 翻译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所以翻译时 ,除了翻译语言表层的信息外 ,更要翻译语言深层次的文化含义。作者结合汪榕培《牡丹亭》的英译本 ,从文化翻译之难 ,《牡丹亭》译本在文化翻译方面的处理策略和方法等谈了
-
翻译·文化·美感:以英译《牡丹亭》诸版
-
作者:周韵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翻译 文化 美感 “三美”原则
-
描述:致生活。
-
翻译·文化·美感:以英译《牡丹亭》诸版本为例
-
作者:周韵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翻译 翻译 文化 文化 美感 美感 “三美”原则 “三美”原则
-
描述: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学者西里尔.伯奇、中国学者张光前和汪榕培曾先后将明代汤显祖的著名传奇剧本《牡丹亭》译介到西方世界,功德无量。以许渊冲先生译诗"三美"(意美、音美和形美)原则衡量。三位《牡丹亭》译者权衡利弊,创造出风格各异的三个译本,使西方世界感受到400年前中国的精致生活。
-
坐在国家领导人身后的女翻译
-
作者:细妖 来源:新校园(阅读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家领导人 翻译 朱镕基总理 温家宝总理 诗词 刘禹锡 王安石 经济
-
描述:江泽民主席,常用诗词古文。朱镕基总理是搞经济出身的,所以经常会用到经济、金融方面术语。而温家宝总理也喜欢用诗词,但引用最多的是刘禹锡、王安石和屈原的诗词。这些习惯,作为领导人的翻译,都必须清楚。
-
文言文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判别与翻译例析
-
作者:陆希致 来源:考试(教研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词活用 一般动词 助动词 翻译 司马迁 代词 王安石 褒禅山 动宾关系 文言文
-
描述:短语的条件下,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
对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两句翻译的质疑
-
作者:王伟丽 来源:课外阅读·中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翻译 王安石 文言文教学 质疑 高中语文 语文课本 无所适从
-
描述:能理解,但在第三段的几个句子的翻译上,却产生了分歧。第一句是该段开头“于是余有叹焉”一句中的“于是”,有的认为是承接上文的记游,直接译为“于是”,也有人认为应译为介宾短语“对这种情况”或“对这件事
-
浅谈王安石的经济改革思想
-
作者:于恩峰 来源: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经济改革 经济改革 思想 思想
-
描述:面对北宋中期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和矛盾尖锐的社会局势,王安石提出了自己的经济改革思想,那就是在"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经济改革总方针指导下,通过其"理财以农事为急
-
论李觏的经济思想
-
作者:姜国柱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经济 思想
-
描述:周礼》的理财思想和经济制度所提出的富国利民、平土均田、薄赋轻役、重农抑商等经济思想 ,并阐发其丰富内容、深刻蕴义、进步作用、历史贡献以及当代价值
-
朱熹的《周礼》学思想
-
作者:殷慧 肖永明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周礼》 思想
-
描述:《周礼》思想形成的脉络与轨迹。
-
《周礼》自然资源管理思想浅论
-
作者:韩晓燕 来源: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自然资源管理 思想
-
描述:的成效,对后世的自然资源管理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