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采奇异九华山
-
作者:龙海 寅山 来源:百姓生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九华山 王安石 刘禹锡 李白 地藏 金乔觉 万历年间 安徽省 奇异 宋代
-
描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唐·李白);"奇峰一见惊魂魄,意想洪炉始开辟"(唐·刘禹锡);"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宋·王安石)。吟诵唐代诗人李白、刘禹锡和宋代王安石赞美九华山的这些诗句,人们可以领略九
-
岩石裂纹剪切加载破坏的非奇异应力场效应
-
作者:刘大安 黎立云 马孝春 来源:水利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剪切裂纹 张性开裂 奇异应力场 非奇异应力场
-
描述:决定的,而是与试件的完整应力场即非奇异应力场分布有很大关系.
-
如何理解文学艺术家在创作中的奇异行为
-
作者:林清峰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创作 巴尔扎克 艺术家 作家 汤显祖 理解 艺术史 牡丹亭 奇异行为 文学艺术
-
描述:掀开文学艺术史,我们会发现古今中外一些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在创作时往往出现了一些令人感到奇异的行动。如名剧《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在创作该剧时,“运思独苦,一日,忽然失踪,遍索之,乃卧庭中薪上,掩袂
-
析“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
作者:胡昌明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同义词 瑰丽 王安石 珍贵 不恰当 作者 解释 汉语大词典 奇异
-
描述:《游褒禅山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此句中的“奇伟瑰怪”一直被许多人释作“奇妙、雄伟、珍贵、奇特”,即把“伟”释作“雄伟”,“瑰”释作“珍贵
-
《金龙》应是一则奇异且突兀的童话! 评台南人剧团《金龙》
-
作者:傅裕惠 来源:PAR表演艺术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金龙》应是一则奇异且突兀的童话! 评台南人剧团《金龙》
-
非则言非,是则言是的实事求是精神
-
作者:黄仁国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事求是精神 马克思主义 历史研究 历史学家 刘大年 印象
-
描述:《刘大年来往书信选》(上、下)二册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6年9月出版。《书信选》反映大年先生的学术精神以及他和史界学人的交往。本刊发表五则来稿,表达我们对大年先生的敬意和怀念。
-
论《牡丹亭》非爱情剧
-
作者:沈琴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非爱情剧 非爱情剧 情 情
-
描述:本文通过将《牡丹亭》与其他传统爱情剧所做的对比来说明《牡丹亭》与其他爱情剧的差别。从男女主角见面篇幅、情与性的关系和所表达的情感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传统意义上的爱情剧《牡丹亭》其实并非是爱情剧。
-
“非物质”的物质化生存
-
作者:暂无 来源:新经济导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质化 《牡丹亭》 民族歌舞 中国文化 国内外 昆曲 曲艺 皮影
-
描述:当德云社和郭德刚红遍大江南北时,难道相声迎来了第二春了吗?当青春版《牡丹亭》唱响国内外时,难道昆曲开始姹紫嫣红了吗?事实上不是。曲艺、皮影、剪纸、木偶、绘画、雕刻、陶瓷、建筑、各民族歌舞……各种形式的,代表中国文化的国粹面临着令人堪忧的景况。
-
《乌江亭》诗引起的是与非
-
作者:田山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迁 刘邦 江东 乌江 军事 项羽 政治 杜诗 人民日报
-
描述:概括下来,列示于后: “王荆公比起小杜来实在要高明得多”。(黄语)“可见杜诗的观点是不可取的,而王诗的观点是可取的。”(宋语)他们的理
-
米颠非颠
-
作者:刘长春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王安石 中国书法 博览群书 词论 人生价值 孟浩然 行为艺术 俯仰 皇帝
-
描述:许,因为他的不能与世俯仰,落得"仕数困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