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铜兵器的代表戈
-
作者:王俊奇 来源:中华武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石器 兵器 青铜 《周礼》 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 早期发展 生产工具 定居生活 有效部位
-
描述:先从戈的形制来谈戈的早期发展。戈包括长柄(柲)和横装的戈头,戈头又由锋、刃、援、胡等组成,此外还有装柲用的“内”。据《周礼·冶氏职》记载:“戈广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这就是说,内长四寸,胡六寸,援八寸。那么戈柲(柄)又有多长呢?郑司农曰:“庐人为庐器,戈柲六尺有六寸”。(依周朝铜尺,一尺折合现代0.231米,六尺折
-
周代军用乐器:铎
-
作者:赵东玉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器 周代 大司马 吴语 周礼 国语 孙诒让 郑玄注 说文 礼崩乐坏
-
描述:,如《国语·吴语》有云:“王乃秉枹,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勇怯皆应,三军皆哗,扣以振旅,其声动天地。”从这段文字来看,似乎是各种战鼓乐器和喧哗之声一起发动,并无先后之别。或者,这乃是“礼崩乐坏”的表现
-
古代越族的乐器——錞于
-
作者:傅举有 来源:民族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越族 民族风格 《周礼》 乐器 百越 文化生活 国语 郑注 史书 悬棺葬
-
描述:相和”。先秦称铜为金,所谓“金錞”,就是錞以铜为之。其次,《国语·晋语》卷十一载:“赵宣子
-
鼓是乐器吗
-
作者:李卫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打击乐器 丧葬仪式 审美功能 现代汉语词典 周礼 信号器 节奏性 解释 汉语大字典 辞典
-
描述:典》等),当然这与辞典的编辑体例有一定的关系,但却有了一个假象:鼓就是乐器,没有其他的解释(本文仅
-
以《周礼》论青铜「旅」器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海中文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两周青铜器铭文 旅彝 陈设 Zhou Li Zhou Dynasty bronze ware inscriptions lü vases to display
-
描述:以《周礼》论青铜「旅」器
-
古代乐器话“八音”
-
作者:佚名 来源:国学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乐器 《周礼》 音乐文物 “八音”
-
描述:根据《周礼》,中国古代乐器分八音,即金(钟等)、石(磬等)、土(埙等)、革(鼓等)、丝(琴瑟等)、木、匏(笙等)和竹(管箫等)。
-
关于雅乐乐器——牍相应雅拊
-
作者:薛艺兵 来源:乐器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击乐器 搏拊 “相” 《礼记·乐记》 《礼记》 郑玄注 先秦时期 《周礼 “雅” 八音
-
描述:代文献中虽累累
-
青铜礼乐 遥感商周礼仪的庄严
-
作者:暂无 来源:台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铜文化 公元前 甲骨文 青铜器 铸造工艺 礼乐制度 遥感 安阳殷墟 出土 礼仪
-
描述:上溯到夏朝,到商代晚期进入了制作技术的鼎盛繁荣时期。从商都安阳殷墟出土的大量青铜器,造型典雅、纹饰精美、铸造工艺精良。从整个中原地区出土的青铜礼乐形器中,可以遥感当年夏商礼仪的庄严与繁复。甲骨文、金
-
曾侯乙墓青铜礼器研究(上)
-
作者:黄敬刚 郝勤建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侯乙墓 青铜礼器 青铜器 身份地位 出土文物 礼制文化 用鼎制 九鼎 战国时期 周礼
-
描述:曾侯乙墓出土文物数量众多,青铜重器除编钟之外,礼器精品在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中出土,体现出其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达到极高水平,再现了曾国的悠久历史和厚重
-
曾侯乙墓青铜礼器研究(下)
-
作者:黄敬刚 郝勤建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侯乙墓 青铜礼器 青铜器 祭祀活动 周礼 随葬品 铭文 青铜铸造 重器 花纹
-
描述:祭器用器与组合形式《周礼·秋官·掌客》曰:"侯伯四积,皆胝飧牵。再问皆修。飧四牢,食三十有二,簠八,豆三十有二,二十有八,壶三十有二,鼎簋十有二,腥二十有七,皆陈。……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