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2)
报纸(2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7)
红色文化 (3)
地方文献 (3)
宗教集要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14)
2013(5)
2010(10)
2009(6)
2008(9)
2006(2)
1998(3)
1997(2)
1992(1)
1991(4)
按来源分组
中学语文(2)
少年文艺(写作版)(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
语文知识(1)
京九晚报(1)
当代学生(1)
招生考试通讯:中考版(1)
中华建设(1)
黔西南日报(1)
科技日报(1)
施蔷生:城市不应是冰凉的
作者:施蔷生  来源:中华建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城市    远距离 
描述:一出家门,满眼尽见高楼大厦;走在路上,居高临下的建筑和绿地,要么封闭在围墙里,要么关在铁栅栏中,与人拉开很远距离总之,“城市与行人间的感觉是疏离的”。[第一段]
认真的
作者:吴宏艳  来源:招生考试通讯:中考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  课外阅读  《认真的  吴宏艳 
描述:打开角落里的抽屉,发现小学时的作业本,上面的字迹已经被时光腐蚀,字的笔画也横行霸道,毫无美感可言。但在泛黄的纸页上,一笔一画都力透纸背.可见当年自己怎样用力地完成每一撇、每一捺……如今下笔总是潦草而急躁,与当年那个皱着眉头伏案临摹的孩子简直判若两人。
作者:祝勇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宗元  散文  世界  灵魂  意志  国画  历史沧桑  胡应麟  大雪  享受生命 
描述:畅中,又透出浓浓的历史沧桑之感和扯不断的文化情思
作者:胡星林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食物  比喻  周礼  天官  祭礼  保存  记载  世界  晋书 
描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来保存食物的国家。据《周礼·天官》记载,二千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鉴”:“凌人掌,春始治鉴。”又“祭礼共(供)鉴。”今人注曰:“鉴如(垂瓦),大
古人的凿冰藏和用
作者:杨子朗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冰块    冷藏  凌人  纳于凌阴  必要时使用  《周礼  降温防暑  深山穷谷  工作程序 
描述:古人的凿冰藏和用杨子朗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有土办法冷藏食用品或降温防暑,那就是在隆冬严寒的时候凿取冰块存藏起来,以备日后及必要时使用。据记载所知,周族先民已懂得凿冰藏之法。描述周族先民
千姿百态的
作者:李德元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彦谦  欣赏价值  韦应物  李贺  雪花  王烈  中庭  霜花  外飘  瑶池 
描述:开六出,珠映九光”(庾信),写其亮丽;“密密无声坠碧空,霏霏有韵舞微风”(子兰),写其飘逸;“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濛天”(李贺),写其迷离;“初从云外飘,还向空中噎”(张南史),写其狂烈
作者:卢梅坡  来源:少年文艺(写作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江南  评议  哲理诗  雪花  王安石  黄庭坚  串香  生词  放下 
描述: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些清香。
周代藏及用制度考
作者:张秀传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人  周代  古代先民  冰块  制度  认知程度  利用能力  周礼  祭祀  收藏 
描述:中国进入商朝之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古代先民对气候和季节认知程度的提高,古代先民对于自然界资源的利用能力和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从商代有限的资料来看,他们已经掌握了秋贮冬藏的规律,
茧庵札记
作者:缪钺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政治抱负  政治家  司马迁  屈原  政治形势  贾谊  小令  政治需要  三峡 
描述:所痛惜。司马迁撰写《屈原贾生列传》,透露出深切的同情与惋惜。苏轼作《贾谊论》,也叹惜贾生是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所以屈、贾是才人,而不是政治家。才人可以有政治卓见,发为文章,其中意见
古人吃天然
作者:殷登国  来源:读书文摘:文史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然  古人  《周礼》  中国人  周朝  冷饮  桃子  夏天 
描述: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中国人已经开始在夏天里喝冷饮了:《周礼》上说:周朝皇家有所谓的“六饮”,由“浆人”(官名)专门负责供应;“六饮”是水、浆、醴、凉、医、酏。其中的“凉”就是用桃子、梅子和水煮成酸梅汤、扬桃汤,再用冰块镇凉的冷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