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8)
报纸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2
(1)
2010
(3)
2002
(1)
2001
(1)
1998
(1)
1995
(1)
1987
(1)
按来源分组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南都学坛
(1)
新民晚报家庭报周刊
(1)
学习与探索
(1)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1)
四川烹饪
(1)
百科知识
(1)
长安学刊
(1)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1)
相关搜索词
冯延巳
夕阳意象
汤显祖
成都话
个性解放
个性化语言
唐人风致
首页
>
根据【检索词:闲情】搜索到相关结果
8
条
冯延巳与晏殊的“
闲情
”词
作者:
李莹
连国义
来源: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
晏殊
闲情
词史演进
描述:
晚唐五代词确立了以言情为主的题材取向和要眇、婉约为美的审美规范。南唐词人冯延巳的《阳春集》是其代表,对宋初晏殊的《珠玉词》创作影响深远。二家作品中的“
闲情
”在伤春怨别的表相下用顿挫含蓄的笔法抒情、造
晏殊的
闲情
意象
作者:
荆帅帅
来源:
长安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闲情
闲情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春季意象
春季意象
秋季意象
秋季意象
夕阳意象
夕阳意象
酒宴歌席
酒宴歌席
描述:
探索词中的生命意识。
李渔与《
闲情
偶记》
作者:
周献民
来源:
百科知识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渔
戏曲理论
戏曲创作
戏剧创作
闲情
汤显祖
关汉卿
明代中叶
中国古典戏剧
代表作品
描述:
献。他的曲论在戏曲理论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闲情
美味颐之时
作者:
张老侃
来源:
四川烹饪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美
《牡丹亭》
《红楼梦》
渝派川菜
心理反应
心理过程
成都话
文言文
似水流年
天上人间
描述:
闲情
美味颐之时
关于明清
闲情
小品
作者:
何满子
来源: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
小品文
文学现象
个性解放
文体
诗必盛唐
时代精神
鲁迅
文风
汤显祖
描述:
本文系何满子先生为《明清
闲情
小品赏析》丛书所作的序,现征得作者同意,特在本刊发表,以飨同好。
读《
闲情
偶寄》札记
作者:
杜书瀛
来源:
学习与探索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
闲情
偶寄》
“机趣”
个性化语言
戏曲语言
李渔
语言个性化
汤显祖
“心”
性格特点
《吴宓自编年谱》
描述:
读《
闲情
偶寄》札记杜书瀛漫说“第一”“第二”寻常人们所称“第一”、“第二”云云,一般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价值的大小、高低,地位的轻重、显卑,譬如楚汉相争项羽最盛的时候,那真是“力拔山兮气盖世”,何等
浅谈李渔关于戏剧语言的理论——阅读《
闲情
偶寄》札记
作者:
全景长
来源:
南都学坛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语言
闲情
偶寄
李渔
戏剧理论
戏剧活动
清代
汤显祖
语言规律
明代
见解
描述:
见解。这些见解很多是符合戏剧语言规律的,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传陶公之
闲情
追唐人之风致-李觏七绝诗诗风探析
作者:
高琦
邓俊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七绝诗
七绝诗
陶公
闲情
陶公
闲情
唐人风致
唐人风致
描述:
在《李觏集》中,存有李觏的各体诗作三百三十多首。其中有七绝诗九十余首,占其诗的总数四分之一强。李觏的七绝诗风格多样,立意出人,寄慨遥深,创辟奇特,质朴自然,深得陶渊明和唐人作诗之真髓。通过六首七绝诗的赏读,进一步探析李诗的这一风貌,给后人以启迪。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