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酱
-
作者:木公 来源:商讯商业经济文荟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急就篇 菜肴 肉酱 技术 腌制 汉代 烹调 蚂蚁 周礼 原料
-
描述:酱,是我国发明的,早在三千多年前,制酱技术已出现了。《周礼·宫伯》记载王室“酱用二百有二十瓮”,可见,周代贵族享用酱类制品是很多的。早期的酱是用牛、羊、獐、鹿、兔、鱼、虾、蚂蚁、蝉等动物蛋白作原料
-
酱制品史上的奇葩——蒟酱
-
作者:梁明霜 于春风 来源:上海调味品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酱制品 发展过程 先秦时期 巴蜀文化 种类 饮食文化 不计其数 珍珠 出现在 周礼
-
描述:中国人食酱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先秦时期,据《周礼》记载,酱制品的种类有一百多种。随着时间的推移,酱制品的种类也逐渐增加,到目前为止,酱制品的种类更是不计其数。在酱制品的发展过程中,蒟(ju
-
漫谈酱的历史
-
作者:于春风 来源:上海调味品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先秦时期 调味品 《说文解字》 《周礼》 植物性原料 齐民要术 《礼记》 唐代宫廷 马王堆一号汉墓 中国古代
-
描述:肉酉。”段注(一)从肉酉:“从肉者,醢无不用肉也。”由此分析酱字是指肉酱。其实,古代不只有肉酱,也还有用米、麦、豆、果、鱼等制成的各种酱。《周礼·膳夫(打
-
“酱”与中国人的传统口味
-
作者:吴正格 来源:寻根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口味 传统 周礼 周代 本义 周王 取火 竹片 郑玄注
-
描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里,"酱"字写为"■"。此字左边是"爿",指劈开的竹片或柴爿,取火用的;右边上方的"■",不当"月"字认,而是"肉",《说文》里的"肉"
-
姥姥的西瓜酱
-
作者:smile 来源:中国西部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瓜 礼崩乐坏 “礼” 搭配 菜肴 圣人 周礼 祭祀
-
描述:乐坏的年代,自然是不讲究这些了,不过各乡制酱的风俗却源远流长下来。
-
古今中外话昆虫食品
-
作者:崔嵘 来源:中国保健食品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虫食品 文献记载 美味佳肴 《周礼》 东汉时期 食谱 酱
-
描述:据古籍文献记载,我国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已经把昆虫作为美味佳肴,列入了食谱。《周礼》中就记载有收集蚂蚁卵,并制成酱,供“天子馈食”和祭祀之用的描述。东汉时期,人们还将蜂、蝉等昆虫加工成贡品,向朝廷
-
小议菜名
-
作者:杨齐生 来源:餐饮世界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菜名 《周礼》 中国人 食谱 菜肴 米饭 猪油 酱
-
描述:中国人吃东西讲究正名,而且认真得很,早在孔夫子的“名不正则言不顺”之前,菜肴的名称就已受到重视.周天子的食谱《周礼》上有载:凡王之馈,珍用八物。”其中之一,猪油肉酱拌米饭,名2曰“淳熬”;另一道烤羊糕,名之曰“炮羊”.[第一段]
-
上古的药膳
-
作者:暂无 来源:百科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药膳 《周礼》 现代人 西周 滋味 医生 食疗 酱
-
描述:制作和应用的专职人员。
-
醋泡食物益处多
-
作者:严占春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食物味道 调味品 中国人 骨头汤 食用鱼 除腥味 食品 酿醋 凉拌 杀菌 纤维 烹调 盐 酱
-
描述:瓜蔬加点醋,既可杀菌,又能软化菜中纤维。醋在烹调中是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