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退休之后
-
作者:安杰 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中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退休 天蓬元帅 神气
-
描述:对有权力的官员而言,最痛苦的事莫过于退休。因为一旦退休,就好似天蓬元帅下凡,不过一副“瘟猪相”,还怎么神气得起来?因此,每到退休,就经常出现“人之将死,焉能不哭”的现象。王安石也是如此。
-
人生价值在退休后增值:记湖北省优秀楹联文化工作者李纪林
-
作者:王功明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生价值 湖北省 文化工作者 楹联 诗联 对联 汉川 增值 退休 人民群众
-
描述:阳春三月,天高气爽。在汉川城关地税印务室里,一个身材魁梧的老人正忙碌着:仔细察看《银河诗联——全国双百英模专辑》的版面设计、清点数
-
退休啦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生百科(文综理综)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退休制度 工作岗位 《周礼》 现代人 亲人 职位
-
描述:现代人的一生通常有三大离:离开亲人、离开学校、离开工作岗位。生别离,本来是人生一大悲,但是离开职位——退休,在中国古代并不是与悲伤必然关联的。退休制度古已有之。据《周礼》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仕
-
古代退休制与退休诗
-
作者:暂无 来源:财会月刊:会计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退休制度 古代 《周礼》 诗 退休后
-
描述:退休制度,古已有之。据《周礼》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仕。”意即做官的到了70岁就要“还禄位于君”,告老还乡。但退休后,朝廷是不再发俸禄的。
-
妙趣横生的古人“退休诗”
-
作者:张小雷 来源:文苑(经典选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退休金制度 退休制度 致仕 俸禄 朝廷 退休年龄 官员 周礼 东汉 明代
-
描述:员退休后才发给一半的禄米,但不发银两。极个别的经皇帝特批,才多少发点钱。至于六品以下官员,退休后俸禄也即停发。因此,绝大多数官员一般情况下,只要身体和精力应付得了,都不愿退休,能混一天
-
古人诗话退休①
-
作者:夏夏 来源:老同志之友(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退休制度 诗话 古人 《周礼》 退休金 终身
-
描述:退休制度,古已有之。据《周礼》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仕。”意即做官的到了70岁就要“还禄位于君”,告老还乡。但退休后.朝廷是不再发给俸禄的。例如东汉大臣郑均在建初六年(81年)退休时,章帝(刘坦,76
-
退休后的王安石
-
作者:秋水 来源:文史博览(文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政治家 悲剧人物 理想主义 晚年诗歌 苏轼 萧氏 文学才华 政治生命 熙宁
-
描述:石变法用人和变法进度方面,意见相左得十分厉害;更让人惊奇的是,大宋历史上,以贤德无比而著称的三朝皇后——曹皇后(仁宗妻)、高皇后(英宗妻)、向皇后(神宗妻),都不遗余力地对变法投了反对票,再加上当年学生吕惠卿的背叛与迫害……说王安石变法,遭到了群起而攻之,一点也不为过。
-
瑰丽的夕阳 :记龙海市人大代表 黄成章
-
作者:庄河水 来源:人民政坛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大代表 龙海市 办企业 知心朋友 退休 居委会 老黄 黄松 家乡 捐资
-
描述:一提起年近八旬的龙海市人大代表、退休干部黄成章,人们都会交口称赞:老黄老骥伏枥,志壮当初。灯不拨不亮,话不说不明,事情还得从头讲起:黄成章,今年78岁,可谓古稀之人了。但他脸颊丰盈,双目有神,
-
昔日“伐木大王” 今朝“造林愚公”:访资溪县马头山林场退休
-
作者:易资庆 李明华 来源:老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溪县马头山 资溪县马头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退休工人 退休工人 造林 造林 林场 林场 林区公路 林区公路 愚公 愚公 伐木 伐木 老人 老人 山场 山场
-
描述:迎着凛冽的寒风,踏着林区公路上的冰霜,我们来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溪县马头山林场。在该场的杨树坑山场,笔者采访了年过古稀的退休工人赵宝信。老人今年72岁,55岁那年因特繁工种提前退休后,在县城置了一套住房,供儿女读中学用。后儿女考上大学外出,房子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