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均输法
-
作者:李晓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均输法 购买 改革
-
描述:王安石变法期间实行的均输法是对汴京粮食物资供应体制的改革,其核心是扩大购买、利用市场。以往流行的均输法未曾实行之说,是建立在误解基础上的错误结论。
-
王安石输给了谁
-
作者:游宇明 来源:非常关注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们不得不向地主借高利贷。这种民间借贷导致穷的越来越穷,富的越来越富,财富向少数人集中,弊端显而易见,王安石决定实施“青苗法”解决这个问题。易中天《帝国的惆怅》介绍了“青苗法”的内容:官府向农民放贷,年息二分,即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年息两千。这个利率明显低于民间的高利贷。然而,一些地方官员为了牟取个人和小集团利益,却耍小动作,他们春季和秋季各发放一次贷款,半年后收回,取利两分,这样年利就达到了四分。有些地方利率之高,竞达到原来设定的35倍。加上农民向官府借款,要申请、审批、还贷,手续繁琐,个个关节都必须求人、支付好处费,农民的负担反而比“变法”前更重。“变法”期间,就曾发生过东明县一千多农民集体进京上访,在王安石住宅前闹事的事件。 公道地说,如果执行不走样,“青苗法”确实不失为一项好政策,它既有利充实国库,更可以调节贫富悬殊。
-
王安石输棋罚诗
-
作者:李宣奇 来源:知识窗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输棋罚诗
-
输只是一次经历,决不是整个人生——学会输得起
-
作者:袁丽娟 来源:家庭教育(婴幼儿家长)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生 失败 学会 曾巩 经历 李调元 中进士 不可能 滋味 扑克
-
描述:好几年以前,有那么一天,六岁的女儿突然提出要打扑克,并声称,她不愿意和小朋友打,要和大人打。而据小朋友们反映:不是她不愿意和小朋友打,而是小朋友不愿和她打。说她才知道Q比J大,K比A小,没
-
王安石的“均输法”和“市场法”
-
作者:汤标中 来源:北京商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均输法 市场法 市易法 发运使 采购物资 财政收入 农业管理思想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经济管理思想
-
描述:王安石的“均输法”和“市场法”汤标中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规模最大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它不但在宋代的政治活动和思想活动领域中。激起了极大的波澜,而且传播到欧洲,对世界政治、思想有所影响
-
"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
-
作者:孙福万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有效学习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 《陆九渊集·语录》 教育心理学
-
描述:《陆九渊集·语录》中有这样一段话:“或问先生:何不著书?对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自此之后,经过后人的不断阐释,“六经注我”和“我注六经”被当作两种不同的治学方式的象征,逐渐成了名言。
-
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
作者:刘爱敏 来源:滨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学 宋明理学 陆九渊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
-
描述:理”,只要“格心”便可知理,不必读经,更不必费心于经注和考据。“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这句话,不仅极具宋学特征,而且典型地反映了陆九渊心学思想指导下的治经态度和方法。弄懂这句话的涵义,不仅有助于
-
六经注我
-
作者:辛竹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经皆我注脚 托梁换柱 陆九渊 教条主义 思想史 明代 哥白尼 朱熹 儒家 辩论
-
描述: 朱熹和陆九渊的辩论已过千年,至今人还不忘鹅湖之会.其实儒家成形是在汉代.宋代朱陆都是对汉唐注疏的教条主义"闹革命".朱以《四书》暗地托梁换柱.陆便公然说"六经皆我注脚".在思想史上几乎是哥白尼式的转换.经过元代大变化到明代,王
-
招生体制不应是人人皆输游戏
-
作者:赵汀阳 来源:中国教育导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招生体制 游戏 纳什均衡 社会博弈 故事 博弈论 双赢
-
描述:了美好的希望。不“人人都输”的伤心故事确实不多见,如果需要实例,我愿意举出我们目前的招生体制。[第一段]
-
陆九渊“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本义辨析
-
作者:刘化兵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 陆九渊 孟子 本心
-
描述:说特点的精确概括,同时也是对朱熹强调读书并传注六经行为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