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谷幽兰分外香:访谈昆剧表演艺术家张志红
-
作者:衣萍 沙舟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昆曲 昆剧 访谈 牡丹亭 表演艺术 想象力 老师 浙江 教学方式
-
描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张志红坐在面前,似乎是春梦乍醒的杜丽娘来到面前,与我们聊那些往昔情事……"天生就是一块唱昆曲的料!"张志红天生就是个美人胚子,而且打小喜欢文艺。十三岁那年,邻居告诉她浙江昆剧团在招生,当时她对昆曲一无
-
两岸访谈
-
作者:暂无 来源:祖国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峡两岸关系 政治对话 机遇和挑战 政治问题 张铭清 副会长 务实 回避
-
描述:两岸关系:机遇和挑战总是结伴而来——访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张铭清 两岸各个领域的交流对话本着“先易后难、先经济后政治”的原则,是一种务实而积极的态度。但是,“先”并不是不要“后”。两岸的政治对话,是一个必须面对的话题。因为最终解决两岸的问题,政治问题不能回避,即便是难题,也必须破解。
-
微访谈
-
作者:暂无 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中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 情趣
-
描述:王安石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照理说应该特别富有文人情趣。事实上,虽然他也很有“闲情逸致”,但他的“闲情轶事”却常常让人大跌眼镜
-
向这个世界喊出你的梦想:世界多层次直销协会亚太地区总理事刘
-
作者:安恬 来源:成功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加坡 世界 直销 亚太地区 多层次 法规 无限可能性 行业 访谈 金字塔
-
描述:是的!是的!向这个世界发出你的声音,向这个世界喊出你的梦想。肯定你自己,肯定生命的无限可能性。他的语言,闪电般刺激,刺激着人生的梦想。他一走进会场,就让每个人像触电一样激动,因为他本身充满能量。他的热情袭击了所有的人,燃烧起生命所有的升沉和震动。
-
刘凝:只要有书陪伴
-
作者:暂无 来源:风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播 思想性 柔软 空闲 沙发 房间 投入 上海 哲理 访谈
-
描述:"喜欢在空闲的日子一个人躲在房间里,躺在家里柔软的沙发上,或赖在被窝里,泡一杯茶,放在伸手可得的地主,捧着—本书,专心致志地投入。"
-
国家级昆曲传人张继青访谈
-
作者:刘梦纚 陆怡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张继 牡丹亭 老师 寻梦 演出 演员 苏州 剧团 南京
-
描述:问:请您谈谈对昆剧创新与传承的看法张继青①:这个问题比较大,谈不好,现在白老师②在做这个事,他做的比较好,因为我们那个时代也是糊里糊涂,我们学的时候是要继承传统,不折不扣的把这个东西(继承下来)。我们那个时候五几年,我是54-56年的时候学昆曲,那时候昆曲好像也是比较衰亡的时候,比较不景气,招
-
访谈吴炳新 儿子为什么没接班?
-
作者:邢彼得 来源:中外管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 记者 公务员 政府机关 大学毕业 老子 发展比较 生意 商场 市场
-
描述:着我干,这时候大约是1989年。他越干越喜欢,也不打算回政府
-
关于反学院、“愤怒”与双语:欧阳昱访谈
-
作者:梁余晶 欧阳昱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澳大利亚 英文写作 欧阳 英语 汉语 长篇小说 创作 出版界 中文 双语
-
描述:诗。1986年到上海华师大读研究生期间,又写了大量中文诗和少量英文诗。这些英文诗如果搜集起来,应该有一定数量,但那个时期的英文不一定很好。我1991年去澳大利亚读博士,并没有计划用英文写作,这些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之下逐渐生发的。读博期间(1991~1994),用英文写了两部诗集,同时仍以汉语写作,并把汉语写的诗自译成英文投稿,有些发表但大量遭退稿。其实我从未打定主意一定要以英文创作,期间曾经为此而相当困惑和迟疑,最后选定不牺牲汉语,同时两条腿走路,但汉语主要用来写诗的双语创作“方针”。 梁:你在用英文写作的开始阶段,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后来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欧阳:英文创作其实没有太大问题,有了想法写就行了。再说读博期间,要大量阅读英文作品,人的思想基本上浸润在英文之中,人也活在澳大利亚这个英语语言空间中。
-
古今相通:从《琵琶记》到《牡丹亭》—侯庆访谈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世界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喜欢,我在读书的时候对《琵琶行》就很有感触,那种感受一直没有断过。我所画的《琵琶记》和白居易写《琵琶行》更多是寻找一种古今相通的感受。我当时比较有兴趣的就是白居易怎么是用那样一个心态写《琵琶行》?后来随着年岁增长逐渐体会到这一点了。 World Art:您所画的《琵琶记》和这个阶段作品《牡丹亭》都是描绘现代女性的,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和差别? 侯庆:《琵琶记》里的年龄层次要大一些,已经嫁作商人妇,已经历练过生活了。但是《牡丹亭》在闺房里还没有出门,她还是思春的状态,她没有经历社会的磨砺,后面演绎出一系列的故事,虽然她经历很复杂,由生到死,由死又复生,但那个经历是一个浪漫主义的东西,不是现实主义,而《琵琶记》是现实主义。这和我们现代人的情感是一样的,20岁的时候是浪漫的,30岁到40岁以后是现实主义,你那个时候想浪漫都浪漫不起来。
-
艺术的天空,应是晴朗的——关于吸毒话题的圈内访谈
-
作者:陈维建 来源:流行歌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艺术的天空,应是晴朗的——关于吸毒话题的圈内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