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元杂剧中的王安石形象
-
作者:王兴君 来源:菏泽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杂剧 元杂剧 王安石 王安石 形象 形象
-
描述: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在北宋高度中央集权和守内的政治结构下,王安石的变法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史书上记载的都是他丑恶的、执拗的形象特征,对他的评价也是毁大于誉。现存与王安石有关的元杂剧
-
元杂剧中的王安石形象
-
作者:陈冬 来源: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杂剧 元杂剧 王安石 王安石 天道观 天道观 文学传统 文学传统
-
描述:元杂剧中的王安石多以反面形象出现,这是元代剧作家对历史人物解构的结果.元代剧作家之所以如此解构,从社会思想层面上看,天理人事观念以及集体无意识对剧作家创作产生巨大影响;从文学传统角度来说,在儒家文学
-
元杂剧与明清传奇之区别
-
作者:桑进林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课本 元杂剧 明清传奇 高中 窦娥冤 古典戏曲 语言风格 区别 牡丹亭 创作意图
-
描述:元杂剧和明清传奇是我国古典戏曲史上的两朵奇葩,新版高中语文课本既遴选了元杂剧《窦娥冤》和《长亭送别》,也编选了明清传奇《闺塾》和《哀江南》,有同学不大明白元杂剧和明清传奇有哪些区别,下面择要谈谈这个问题。
-
元杂剧中的王安石
-
作者:郭羽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元杂剧 文学体裁 古典戏剧 元代杂剧 政治家 北宋 文学家
-
描述:元杂剧中的王安石
-
《临川四梦》与元杂剧的文体因缘
-
作者:程芸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杂剧 汤显祖 传播 接受 文体
-
描述:明南北曲交流与互动的复杂性,也反映了文人曲家审美心态、文体选择的多样性。
-
此梦非彼梦:“游园惊梦”与元杂剧爱情梦叙述之比较
-
作者:曹广华 范春义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梦 性梦 元杂剧 《牡丹亭》 至情
-
描述:同为梦境描写,元杂剧爱情剧中之梦多为情梦,《牡丹亭》中杜丽娘之梦属于典型的性梦,二者有着明显区别。由于性质不同,在剧中所起作用如人物塑造、情节推进方面也不相同。此外,“游园惊梦”的描写还有独立的思想
-
汉文化典故的英译策略——以《牡丹亭》英译本为例
-
作者:尚永芳 杜丽娟 来源: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文化词 汉文化词 典故 典故 《牡丹亭》 《牡丹亭》 英译 英译 策略 策略 中华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
-
描述:结合汪榕培先生的《牡丹亭》英译本,以其对具有特定汉文化词及典故的处理为例,分析了英译汉文化词及典故的三种策略:意译、音译、直译。
-
赤壁声声颂东坡-有关苏轼黄州生活的两本元杂剧简介
-
作者:鲜述文 来源:黄冈师专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黄州 元杂剧 赤壁 宋神宗 黄庭坚 张方平 生活 同情
-
描述:苏轼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间有五年之久。自从北宋以来,人民对他有着广泛的同情。元杂剧中有关苏轼黄州生活的戏曲,至今还流传两本下来,都是同情苏轼的。其中,一本叫做《贬黄州》,一本叫做《醉写赤壁赋
-
《牡丹亭》情理冲突的表现策略探析
-
作者:徐大军 来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情理冲突 情理冲突 表现策略:元杂剧 表现策略:元杂剧
-
描述:和文学渊源。
-
语文课堂应是最具民主氛围的课堂
-
作者:周玉芳 来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课 民主气氛 策略
-
描述:语文内涵的广泛性和语文教学手段的灵活性,决定语文课堂是最具民主氛围的课堂.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感染学生情操,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用具有亲和力的语言、设置生动的情景和恰如其分的问题,能营造语文教学的课堂民主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