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应是一个合格的“录音师”
-
作者:钟庆 来源:国际广播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播记者 广播节目 制作 技巧
-
描述:记者应是一个合格的“录音师”
-
半山夕照:王安石与南京(下)
-
作者:程章灿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人 文学 性格 表现 生活 南京
-
描述:老诗人王安石的心态平和了许多,但某些性格并没有完全改变,不过不是表现在生活上,而是表现在文学上。
-
说服的原则及其技巧运用
-
作者:夏中华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技巧运用 水仙花 言语活动 刘绍棠 辅导员 确凿事实 说服者 “服” 民间俗语 真挚的情感
-
描述:教、权势的压力都很难使说服奏效。最好的办法就是针对具体问题,多陈述事实,以事实结合切身体验去阐明事理。只有在摆出令人信服的确凿事实的基础
-
教孩子学古诗的技巧
-
作者:吉联军 来源:健康必读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 语言能力 子学 古代诗歌 儿童语言 王安石 文化遗产 风景诗 中华民族 哲理诗
-
描述: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风景诗宛若一幅优美的画卷,叙事诗如一个动听的故事,而哲理诗将深奥的哲理蕴藏在简单易懂的诗句中。儿童学习古诗不但有益于语言能力的发展,也有益于培养他们的美学鉴赏力,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二~四岁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高峰期,此时便可以开始教
-
也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
作者:周华华 来源: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提问 语文 课堂教学 著名学者 教育家 陆九渊 陶行知
-
描述:学中,
-
语文课堂中的提问技巧
-
作者:宁新勇 王小海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诱发学生思维 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 北宋文学 王安石 设置问题 培养学生 语文课堂 艺术技巧 实际教学
-
描述: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在《书洪范传后》中说:问之不深,则其听之不专;思之不深,则其取之不周。可见,问,是要讲究深度和艺术的。在实际教学
-
编剧技巧漫谈
-
作者:李之华 来源:剧本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玉茗堂派 中国戏剧史 玉茗堂四梦 戏曲史 代表作 作品 牡丹亭 柳梦梅 杜丽娘
-
描述:《拜月亭》《杀狗记》,即所谓“荆、刘、拜、杀”四大传奇,下启所谓“玉茗堂派”诸大家的戏剧作风,在中国戏剧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名著,写成于明万历廿六年(一五
-
胡澄
-
作者:暂无 来源:诗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诗歌 诗歌风格 里尔克 中国新诗 诗选 最佳 狄金森 阅读 六十年代 技巧
-
描述:胡澄,女,六十年代出生,浙江临海人。现居杭州。1997年开始从事诗歌、散文写作。作品入选《2001年全国最佳诗选》《2002年全国最佳诗选》《2003年全国最佳诗选》《2004年全国最佳诗选》、《2005年全国最佳诗选》《狂想旅程——女性诗歌选》《中国新诗选读》《中国新诗——金碟回放》等选本。
-
诗用“翻案法”
-
作者:张福勋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翻案 宋人 唐诗 唐人 宋诗钞 诗法 桃花 王安石 技巧 东西南北
-
描述:可用的东西;另一方面,为了不落前人窠臼,又提出点铁成金之说,往往变唐人诗意而用之,既夺胎又换骨。于是乎,你的东西也就变成我的东西了。这正是宋人极聪明处,也是宋诗变唐诗,而又有别于唐诗之处。
-
吴炳剧作的布局技巧
-
作者:于成鲲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喜剧性 梅花 吴炳 心经 结构 汤显祖 作品 杜丽娘 情节发展 牡丹亭
-
描述:》43出、《西园记》33出、《绿牡丹》30出、《疗妒羹》32出、《画中人》34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