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感与虚幻——小山词词心发微
-
作者:曹章庆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感 虚幻 《小山词》 晏几道
-
描述:小山词中主要存在着伤感与虚幻两种情感心态。这两种情态,在内涵方面表现为怀才不遇、蹉跎沦落或苦恋离情、风流云散的伤感;以及“欲而不得”或“得而复失”的虚幻。而这种虚幻,主要是通过“梦幻”、“醉酒”两种
-
爱非虚幻
-
作者:露露 来源:厦门航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虚幻 王小波 恋爱 沈从文 张兆和 银河 柏拉图 汤显祖 潜规则 杜丽娘
-
描述:恋爱关系的理解和理想。
-
缥缈虚幻 悲凉感伤:李商隐《锦瑟》赏析
-
作者:缪兰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商隐 悲凉感伤 赏析 虚幻 蝴蝶 蓝田 杜鹃 王安石 生平经历 美玉
-
描述:原文:锦瑟①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周②晓梦迷蝴蝶,望帝③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④日暖玉生烟。
-
谈晏几道词中梦的意象
-
作者:曾坤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晏几道 梦 梦 愿望 愿望 虚幻 虚幻
-
描述:晏几道是北宋中期著名词人,他的《小山词》名流千古,其中多写人世的悲欢离合,笔调感伤。《小山词》中多次有写到梦。梦这个摸不到看不清的东西成为小晏词中最重要的意象之一。小晏用一个个梦表现盛衰、今世、悲欢、离合。
-
真实与虚幻:论中国戏曲的抒情方式及其文本创作
-
作者:于建刚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抒情方式 与虚幻 戏曲表演 现代戏 《牡丹亭》 剧作者 剧中人物 文本 生存状态
-
描述:中国的戏曲文学创作,也包括艺术创作,其根本目的是什么?是抒情。《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尚书·舜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乐记》中说:“诗言其志,歌咏其声……”“志”是什么?人的内心情感...
-
《牡丹亭》与《长生殿》
-
作者:邹自振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长生殿》 《长生殿》 情至 情至 玉茗堂派 玉茗堂派 情缘 情缘 虚幻 虚幻
-
描述:的翘楚;其剧作中“情缘总归虚幻”的虚无思想也来自于汤氏。他写李、杨月宫重圆的虚幻,无疑寄托了自己人生失意的空幻之感。
-
论《牡丹亭》对《长生殿》的影响
-
作者:邹自振 来源: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长生殿》 《长生殿》 情至 情至 玉茗堂派 玉茗堂派 情缘 情缘 虚幻 虚幻
-
描述: ,无疑寄托了自己人生失意的空幻之感。
-
李浩森的诗
-
作者:李浩森 来源:山西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声音 木板门 沙漏 虚幻 粘连 碰撞 山西 碎片 倒转 贝壳
-
描述:李浩森的诗
-
内心独白并非虚幻:与黄希云同志商榷
-
作者:肖明翰 来源: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内心独白 文学评论 “独白” 虚幻性 小说 叙述者 外国 《喧哗与骚动》 自由直接引语 现代文学
-
描述:定和沿用使有关的小说理沦和批评始终迷失在一个貌似
-
从常用意象看晏几道词中“情”的遥远与虚幻
-
作者:吴昀珊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词 意象 书信 酒 梦
-
描述:晏几道的小山词虽取境狭窄,但他在小令中呈现出的至情世界让他在词界占取一席之地。小晏词多抒发离别与追忆的愁怨,所用意象集中在书信、酒和梦上。这些意象使小晏词的情体现出一种与现实遥远相隔,不可触碰的虚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