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苏轼性命义利观对其诗歌的意义
-
作者:黄杰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义利观 诗歌 苏轼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苏武 《续资治通鉴长编》 性善情恶 颜子所好何学论 《易传》
-
描述:论苏轼性命义利观对其诗歌的意义
-
吴中田妇叹(和贾收韵)
-
作者:苏轼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一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中 王安石变法 河伯 粳稻 老百姓 诗歌 赋税 纳税 羌族 西北
-
描述: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茅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
游金山寺
-
作者:苏轼 来源:江苏政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山 苏轼 江南江北 长江 岷江 微风 家乡 江面 江苏镇江 波纹
-
描述:游金山寺
-
题西林壁
-
作者:苏轼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庐山 片面性 形象 起伏 王安石变法 哲理诗 为人处事 写出 苏轼 陌生人
-
描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超然台记
-
作者:苏轼 于彦春 来源:阅读与鉴赏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超然台记》 苏轼 王安石 司马光 中国
-
描述:《超然台记》写于王安石和司马光新旧党激烈斗争时期,当时苏轼不愿卷入争斗,自动请求调任地方官,由杭州调到密州。文章属于杂记。先议后叙,语言简洁,结构谨严,行文疏密有致,体现了作者随遇而安、超然物外、旷
-
赠刘景文
-
作者:苏轼 周红月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橙黄 作者简介 枯叶 内在精神 柳宗元 唐宋散文 欧阳修 王安石 丰收
-
描述:赠刘景文
-
论苏轼的贬谪经历和创作成就
-
作者:聂伟 来源: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创作成就 黄州 乌台诗案 王安石 诗歌 经历 生活 人生 司马光
-
描述:苏轼的一生起起伏伏,仕途坎坷,但他心胸宽广,面对逆境泰然处之,创作了大量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文学作品,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他不断遭贬谪,身心得到磨炼息息相关。故研究贬谪及其创作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好
-
论苏轼政治抒怀诗《荔枝叹》的创作成就
-
作者:顾之京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荔枝 苏轼 诗歌 创作成就 养口体 王安石变法 注文 政治 国君 花会
-
描述:、刚健、质直的情致。一曲《荔枝叹》正是苏轼政治抒怀诗的代表。
-
苏轼
-
作者:暂无 来源:获奖作文选萃(中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不同意见 王安石 司马光 制科 入仕
-
描述:苏轼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
-
水调歌头
-
作者:苏轼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三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调歌头 思念之情 王安石 政治 时值
-
描述:这首词作于1076年,当时作者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密州。此时的苏轼四十一岁,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和政治上的失意两相交织,于是便有了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