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晏殊风的继承和开拓
作者:谢煜  来源: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继承  开拓 
描述:情之作居多;另一方面他的创作又明显超出于风,不仅在题材上有所扩大,更重要的是在表达上的超越,士大夫情怀的出现,作中的主体介入性得到加强;他的雅致、真切,对于之后宋代婉约的发展是有影响的。
汤显祖《玉茗堂评集》新论
作者:郭娟玉  来源:文学与文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玉茗堂  评点   
描述:十八年乌程闵氏朱墨套印本,完整观照汤评的内容,并从《玉茗堂评集序》上溯欧阳炯《集序》的学观点,深入掘发汤显祖论的精神与特色,以见其承袭与新变。
一门父子
作者:乔建军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鼻祖  晚唐五代  南唐  审美规范  温庭筠  冯延巳  晏几道  晏殊  继承 
描述:如"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论汤显祖的戏曲思想及其评点
作者:涂育珍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思想  汤沈之争    评点  雅俗之辨  牡丹亭  戏曲艺术  集序 
描述:只是一个表象,更重要的是汤显祖学观念或者说汤显祖由的发展而形成的文学观念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戏曲思想,而且,生动地体现了文体观念由而曲发展的脉络,戏曲“情本”论、格律与文采之争在某种意义上是体正
试论对晏殊的影响
作者:徐秀燕  来源:济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影响 
描述:,但并不缺乏对男女情事的专注
汤显祖与《集》及其学思想
作者:罗莹  来源: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集》   
描述:汤显祖在其去世的前一年用朱墨套印出版《玉茗堂评集》,尽管现在难见其全貌,但从现存的 只言片语中,我们仍能看到汤显祖对《集》的珍视以及主情、创新、尊体的学观点。
青春版《牡丹亭》“意象”的艺术功能
作者:邓斯博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青春版  青春版      意象  意象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在原著的基础上成功地发掘和创新花意象群,在人物塑造上以装点人物外形,更以描摹人物内心;在剧情建构上,该剧将渗透到情节主线,使重要关目之间形成勾连和呼应;在舞台上该剧以表现语言
小山借“之身”还“南唐之魂”
作者:许金华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  南唐  晏几道  主要表现  忧患意识  心理特征  五代十国  小令  地理位置 
描述:气扑鼻而来,温庭筠的《南歌子》云:"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
汤显祖评《集》及其它
作者:吴文丁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集》  文化遗产 
描述:显祖的《集》评语,是才子评书,给以不少学认识上的补订、考据、质疑、辨正。汤显祖成功地从《集》以及方言俗语中学习语言,为“临川四梦”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汤显祖对待《集》这一民族
王安石的以禅入
作者:刘洋  来源: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描述:王安石现存的作不多,但绝大多数都与佛禅有关.本文旨在分析王安石作中的禅意和佛理,并进一步探讨王安石以禅入史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