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3)
报纸(74)
学位论文(6)
会议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60)
地方风物 (17)
地方文献 (9)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30)
2013(8)
2012(21)
2009(13)
2008(12)
2007(7)
1997(4)
1995(4)
1990(5)
1982(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
新经济特刊(3)
农村信息报(1)
鲁中晨刊(1)
今日德清(1)
铀矿地质(1)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中华戏曲(1)
中学语文教学(1)
今日中国(中文版)(1)
庭院里的《牡丹亭》
作者:张娟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庭院  庭院  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 
描述:对于谭盾来说,《牡丹亭》不仅是追思,更是梦想。“这版《牡丹亭》正是我心里的样子,非常单纯,回归到了明代的那种美。”潭盾在演出结束后告诉记者。
“茅檐”并非“代指庭院
作者:王运林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茅檐  庭院  代指  教师教学用书  引人注目的  延长使用寿命  初中语文  王安石  爱屋及乌  檐墙 
描述:“茅檐”并非“代指庭院”湖北荆州八岭山镇新场中学王运林初中语文第四册有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诗: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怎样理解“茅檐长扫静无苔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考释:与夏写时教授商榷
作者:蒋星煜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授  考释  庭院  戏剧文学  《牡丹亭》  表演艺术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问世以来,多历年所,一直被文学艺术界极度推崇,无论从戏剧文学或表演艺术的范畴考察,都成了最辉煌的经典。尤其《惊梦》一出,演唱十分频繁,超过其他任何单出。自从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昆曲的发展和传播又获得新的生命活力,
玛托夫与刘绍棠创作比较论
作者:李仕中  来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玛托夫  吉尔吉斯  地方色彩  传统美德  民族精神  作家  白轮船  八十年代  道德探索  神话传说 
描述: 苏联吉尔吉斯民族作家玛托夫,出生于一九二八年,我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出生于一九三六年.玛托夫比刘绍棠只年长八岁,他们基本上是同龄人.玛托夫十岁时,父亲蒙受不白之冤,被清洗镇压
相山铀矿田与列利措夫铀矿田特征对比
作者:方锡珩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破火山口  陆相火山岩系  构造  热液蚀变 
描述:度存在明显差异,这是两个铀矿田成矿远景不同的主要原因。
国考
作者:何光岳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水县  李时珍《本草纲目》  《春秋》  《荆楚岁时记》  《读史方舆纪要》  少数民族地区  《潜夫论》  《晏子春秋》  《太平寰宇记》 
描述:国考何光岳氏,最早起源于商代文国,为侯爵。从《逸周书·世俘解》记载周武王盟津会盟之后,大举伐商,先将商朝周围的亲属诸侯逐个消灭,其中也有侯。"乙已陈本命新荒、蜀、磨至,告禽霍侯、侯,俘佚侯
南英
作者:于少海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英  宦官专权  科举制度  学风  抗清斗争 
描述:南英是江西临川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他对明末的宦官专权、取士制度进行了揭露、批判。他活跃于文坛,创一时之风气。晚年积极参加抗清斗争.
揭傒全集
作者:暂无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诗四大家  四库全书总目  虞集  诗歌创作  基本风格  清新自然  元代  社会现实  全集  四杰 
描述:的评论较为恰当。“清丽婉转,别饶风韵”,“神骨秀削,寄托自深,要非嫣红姹紫徒矜恣媚者所可比也。”他的诗歌创作可根据其生平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四十岁以前或居家守贫耕读,或四处漫游奔波,写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表现人民疾苦的篇章。四十岁以
“色举矣”章
作者:黄瑞云  来源: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梁  子路  后集  飞鸟喻  孔子  缺文  《论语》  吕氏春秋  可译  《周礼 
描述:就。则必迴翔审观而下止.此翔而后集一句,以飞鸟喻也。”朱熹注;“言鸟见人之颜色不善,则飞去,回翔审视而后下止。人之见几而作,审择所处,亦当知此。然上下必有缺文。”
从王安石到尤努
作者:伍立杨  来源:现代人才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青苗法  梁启超  小额贷款  小额信贷  孟加拉人  基层  经济学  放款 
描述:王安石当年搞青苗法,随之倍见梗阻,最后面目全非,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一团乱麻,士大夫沸腾,黎民骚动。九百多年后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尤努,从基层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其行之之法,和王氏用心同出一辙,却大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