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78)
期刊文章(72)
学位论文(2)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9)
地方文献 (15)
地方风物 (4)
宗教集要 (3)
非遗保护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25)
2012(17)
2011(11)
2009(8)
2008(9)
2007(7)
2005(3)
1999(5)
1991(2)
1985(1)
按来源分组
闽江学院学报(4)
侨报(2)
语文学刊(2)
苏州杂志(1)
郑州日报(1)
人民日报海外版(1)
北方周末报(1)
椰城(1)
中国道教(1)
文教资料(1)
浅论“新意于法度”的王安石
作者:梁燕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诗歌  诗歌  特点  特点 
描述:王安石的诗歌,立意新奇、讲究锤炼、多用典故、好发议论,有着与唐诗不同的风格,是宋诗特色形成的关键人物。本文对王安石诗歌的特色进行了探究。
“道通为一”与庄学的“新意” 王雱与荆公新学的庄学思想特色
作者:尚杜元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荆公新学  庄学史  “道通为一”  思想特色  新意  王雱  王安石  庄子 
描述:在北宋庄学的视野中,荆公新学的庄子注及庄子义解都是十分重要的思想文献,其中保存最完整、在庄学史上最受称道的就是王安石之子王雾(字元泽)所作的《南华真经新传》,
笔底新意 言外见真情——读王安石《明妃曲》
作者:岳富荣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汉元帝  匈奴  呼和浩特  呼韩邪  后汉书  公元前  明君  封建社会  单于 
描述:·匈奴传》、《后汉书·
酒色财气赋新意
作者:欧方强  来源:椰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国计民生  苏东坡  相国寺  礼乐  饮酒  建设  交易  利己  宋神宗 
描述:相传,苏东坡有一日在京都相国寺和佛印和尚对饮。佛印和尚挥毫,题写起"酒色财气诗"来: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往墙里藏。谁能跳出墙垛外,不活百岁寿也长。东坡看着别有情趣的"酒色财气诗",即席和道:饮酒不醉最为高,见色不迷是英豪。世财不义切莫取,和气忍让气自消。
《牡丹亭》评(上)
作者:邹自振 董瑞兰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思想  思想  艺术  艺术  评析  评析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清传奇的瑰宝,也是中国昆曲的第一代表作。鉴于《牡丹亭》问世四百年来尚未有人对剧作进行过每详尽的评析(今人黄竹山评注本有每"短评"、赵山林有选评本),我们不揣谫陋,试做"
《牡丹亭》评(下)
作者:邹自振 董瑞兰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思想  思想  艺术  艺术  评析  评析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清传奇的瑰宝,也是中国昆曲的第一代表作。鉴于《牡丹亭》问世四百年来尚未有人对剧作进行过每详尽的评析(今人黄竹山评注本有每"短评";赵山林有选评本),我们不揣谫陋,试做"
22年前的那
作者:韩光浩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苏州大学  传统戏曲  苏州话  服从分配  古诗词  牡丹亭  扬州  赞美诗  收音机 
描述:赞美诗,和昆曲老艺人交流都有困难,尤其不甚安心。所以,在这个班开始的一些天中,对昆曲专业的稳定心,一直是老师们和我们沟通的重点。一天早上,我们的班主任周秦告诉我们,要给我们教唱一首古诗词,李煜的《浪
调查研究如何“奇见”
作者:徐松竹  来源:办公室业务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调研工作  社会主义  公共食堂  《游褒禅山记》  深入调查  调研报告  调查研究工作  湖南省  指导意义 
描述:“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宋代政治家和文学大师王安石在游褒禅山时,因缺乏深入观察的决心,中途折返,未及亲睹深处佳景,追悔莫及,在《游褒禅山记》中发出如此感叹。王安石的这一议论,颇富哲理,至今对我们从事调查研究工作仍有启发意义。时下,调研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深入不够。有些同志习惯于“办公室
修改一字境界
作者:舒义顺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瓜州  泊船  王安石  南宋文学  古代文人  北宋文学  境界  修改  绝句  春风 
描述:。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王安石真是做到了一字千改始心安,“语不
名人也有笑话
作者:周文奎 乙常青  来源:考试(中考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笑话  大林寺  王安石  庐山  居易  春末  苏轼  公元  朋友  陈季常 
描述:公元817年春末,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与朋友结伴游庐山,作了许多诗,其中《大林寺桃花》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