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王安石《材论》
-
作者:苗春德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改革家 王临川 变法改革 使用人才 人才问题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上担子 人才观 用才之道
-
描述:仁宗皇帝言事书》、《取材》,《兴贤》、《委任》等篇中,也都一再得到阐发。王安石纵观历史,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得出:“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
-
口授传书育英才
-
作者:龙兵 来源: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家长)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英才 著名学者 虞集 大学士 元朝 岭南
-
描述:虞集是我国元朝著名的学者,他的父亲虞汲,是元朝著名学者虞刚简的孙子,文章写得好,在当时很有名声。虞集的母亲杨氏则是宋代大学士杨文仲的女儿,受家庭的影响,虞母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学习。虞集三四岁的时候,虞汲到岭南任职,全家人也跟着迁到了岭南。
-
教材更应是学材
-
作者:倪岗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教材更应是学材
-
评王安石的育人和用人
-
作者:张永玉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育人 北宋时期 改革 吕惠卿 培养人才 人材 重视教育 失败 学校培养
-
描述:北宋时期的改革家王安石为配合其变法,在用人制度上和教育、科举制度上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这些改革推动了变法的进程。但由于在用人和育人上的不当,它又成为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
IAWA针叶树材显微特征一览表(续完)
-
作者:姜笑梅 殷亚方 刘晓丽 侯新毅 来源:木材工业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显微特征 针叶树材 交叉场纹孔 罗汉松科 北美红杉 红豆杉科 松属 落羽杉 西黄松 白皮松 火炬松 南洋杉 贝壳杉 测定 个数
-
描述:s,每个交叉场一般有1个纹孔;扁柏、柳杉、杉木和红豆杉等属一般有2个纹孔;北美红杉、落羽杉(柏科)、榧属(红豆杉科)、松属西黄松组和Sula组(加纳利松、地中海松、白皮松、长叶松)通常有3~4个纹孔;松属火炬松组(松科)、贝壳杉和南洋杉属(南洋杉科)通常有4个或以上纹孔。
-
南方黄松不能替代加拿大针叶材
-
作者:暂无 来源:国际木业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南方黄松不能替代加拿大针叶材
-
马头山采育林场揽胜
-
作者:饶军 李江 袁凤辉 来源:植物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头山 采育林场 生物资源 自然景观 地理位置
-
描述:马头山采育林场揽胜
-
大学文化应是“育人为本”的文化
-
作者:龚克 来源: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 育人为本 育人为本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 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 “育人” “育人” 文化本质 文化本质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
描述:一、大学文化之根本“育人为本”第一,大学文化作为特定的组织文化,应该与组织的根本任务紧密联系。第二,大学文化本质上应是“育人”文化。第三,“育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
-
资溪动力转弯运材索道架设成功
-
作者:暂无 来源:林业科技通讯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运材索道 抚州地区 资溪县马头山 批林批孔运动 艰苦奋斗 转弯 架设 江西省 动力 自力更生
-
描述: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导,江西省抚州地区林业局在资溪县马头山林场进行动力转弯运材索道试点,经过80多天的奋战,于1975年1月架设成功一条总长
-
国家衰盛在人才——王安石《材论》中人才思想浅析
-
作者:乐马 来源:求实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社会实践 当政者 基本国策 人才思想 代表作 政事 宋神宗 指导思想 爱尔维修
-
描述:《材论》,是反映王安石人材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在这篇“议论高奇”的著作中,王安石对人材与基本国策、人材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作了极为精辟的分析,有超越前人的独特见解,是王安石人材思想的基础